2)第121章 又演了一出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透着几分诡异。

  “臣附议!”

  他也敢附议?吴育有点懵....却听庞籍继续道:

  “然臣有一请,还望陛下准奏。”

  “庞卿请讲。”

  “皇仪出行,非同小可,有诸多不便,还望陛下体恤民情,轻车简从,少费周章。”

  赵祯深以为意,悠然道:“准奏!”

  “宋卿以为如何?”

  这回赵祯也不问有没有异议了,开始直接点名。

  宋庠心中暗道:您都‘准奏’了,剧本都快演完了,还问我干嘛?

  唐大炮提请赵祯罢驾回山,本身就不合情理,这算是打出一个信号,谏台已经统一了口径,事先肯定有人通了气的。

  庞籍老实了半年多,这回也出来了,说明他也知道内情。唯一让人意外,又不意外的是文彦博...可能官家也没想到,他会出来推了一把手。但是,文彦博的老师孙复也快成观澜书院的人了,他自然乐见其成。

  “臣....并无异议。”

  宋庠很清楚,现在反对也没用.,索性就卖官家一个人情,一切等下了朝再说。

  “嗯...”赵祯微笑点头。“那政事堂就给观澜书院发一道旨,二月二十六,朕要亲临回山主持观澜书院开院仪典,顺道拜谢圣人赐石!”

  得!

  又变成主持观澜仪典,‘顺道’拜圣石了....

  整件事情,从始至终,赵祯没问过陈执中一句,连看都没看他一眼。陈执中未免有些失望.,下朝之时,落寞地坠在人后,却不想,一个小内侍拦住陈相公的去路。

  “相公稍候,陛下有旨,请相公福宁宫觐见。”

  陈执中一怔,有些迷惑地跟着小内侍拐向了深宫内苑。

  到了福宁宫,内侍直接把陈执中带到了书房,此时赵祯已经换下朝服,一身略有些陈旧的便服坐在桌案之后。

  “朕可以信任昭誉吗?”

  见了礼,赵祯的第一句话就把陈执中问得一哆嗦...

  “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自可信之。”

  “那昭誉信任朕吗?”

  “陛下是大宋的陛下,臣不可不信!”

  陈执中虽惊诧官家竟这样问话,但答得还算有板有眼。

  赵祯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今日殿上所议之事,昭誉可否顺之?”

  “....”

  陈执中彻底懵了!

  官家去回山一定是另有所图,这是肯定的。但是,赵祯能说这么重的话就为了去一趟回山,那所图之事一定非同儿戏啊!

  “臣....不明白。”

  思量良久,陈执中还是说出这么一句。

  他是真怕....

  怕赵祯革新之心不死,和范希文又鼓捣出什么乱朝之事.。

  赵祯深深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给李秉臣使了个眼色。李大官会意,出了书房,把一众内侍都赶到了福宁殿外。

  “昭誉,有何不明白?”

  “臣可以不闻不问,但臣要知道理由!若是有误朝纲之事,臣就算拼死,也要反对!”

  赵祯道:“此次回山之行,一为范卿正名;二为潘国为解围。”

  “那三呢?”陈执中直视赵祯,这两点理由还不够分量,对不上赵祯刚刚的问话。

  唉.....赵祯悠然一叹。

  “终还是不能瞒着陈昭誉.....”

  陈执中走后,李秉臣不禁忧心道:“陛下还需慎重。”

  “无妨!”赵祯一摆手,眉心紧锁。

  “陈昭誉是孤臣,朕放心.....”

  二人在福宁殿中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但,赵祯要去回山一事却出奇的顺利,政事堂的相公们竟无一人反对。

  圣旨当天下午就传到了回山,着令范希文及回山治下百姓二月二十六迎接皇仪!

  ......

  唐奕盯着那块文圣石,一边看着工匠在石上雕琢刻字,一面心潮澎湃地想像着大宋官家的样子。

  终于要见到这位千古仁帝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