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师侄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尺身量的半大小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跟个病捞鬼似的。

  唐奕是真怕了,以大宋的医疗水平,一个不好,他就得来个英年早逝。

  所以,现在闲下来了,唐奕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锻炼身体。不求提枪上马,最起码也得结结实实的,别一点小病就要了命吧?

  起初是君欣卓陪着他,每天一早从望河坡跑到回山码头,再从码头一路奔回。一来一回七里有余,回来之后,二人再到小树林里练一些基本的强身招式。

  后来,唐奕觉得凭啥我自己天天累得跟狗似的,贱纯礼、宋楷他们却能睡到吃早饭?于是,唐奕连蒙再骗,带吓唬,把那几个懒货全都拉上一起受累。

  再后来,习惯了这种每天晨练一番的生活,大伙也都自觉了,唐奕又把目光放到了范仲淹、尹洙的身上。

  古人的养生之道....

  恩....不动就是养生。

  这是不对的,生命再于运动嘛!这帮‘老干部’更应该多多锻炼。

  这一点得到了孙郎中的认可,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中就提到朝阳初升,采天地之精的秘法。

  于是,整个观澜书院,上到范仲淹、赵德刚、尹洙、杜衍,下到烧火做饭的火夫,太阳一擦天边儿就都起来活动,整个观澜一派生机盎然,就连不满两岁的小幺儿,都被甄姨带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

  四月初。

  泰山先生孙复进京,一并而来的,还有泰山书院学子四十三人。

  自庆历五年,石介西去后,泰山书院失去了徂徕先生的辟护,日渐凋零。后幸得孙复罢官之后念往昔与泰山书院旧缘,重归授业,书院才能得以再现昔日荣耀。

  此次,孙复得恩师范仲淹之请前来观澜,干脆就把书院愿随他而来的仕子一并带来,算是除了宋楷那帮官二代之外的第一批学生了。

  据孙复说,这其中还真有几个算是好苗子,将来很可能成为经国之才。

  ....

  泰山先生在文坛的地位,仅次于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其师范仲淹,文名尤在胡瑷之上。

  他一来,回山就热闹了起来,各地举子皆慕名而来,一些朝中后辈也来拜会。

  其中最大牌的.,当属参知政事文彦博了。

  唐奕之前一直在奇怪,这位文相公好像一直在躲着他。赵祯在回山住了半个月,文相公每次来觐见,若遇上唐奕,必是目光闪躲,从不与之照面。

  现在,唐奕算是知道为什么了。

  原来,算起来,文相公....

  是唐奕的师侄!

  哈!

  唐奕是范仲淹的弟子,泰山先生未成名之时,曾在应天多次受范仲淹的接济,感念其恩,一定要以师礼事之。

  所以,孙复见了唐奕,从不以年龄论辈,坚称其为师弟。

  这可把唐奕美坏了,泰山先生啊,宋初三先生之一啊!而且泰山先生还有个弟子很出息,已经当上了副宰相,当然就是文彦博。

  按说,文相公真不用从师长那里论辈份,要是真较真那可是乱得很。

  当年,石介以师理拜孙复,而石介年轻的时候,也尊范仲淹为师。那你说,这怎么算吧?石介和孙复说是师兄弟也行,说是师徒也行。

  孙复这老头可是倔得很,说白了,就是有点认死理儿。别人他管不了,自己和自己的弟子还是能说了算的,文彦博可是孙复正二八经教出来的。

  所以,孙复早就给文相公来了信,礼不废,范仲淹是你师公,那唐奕那个狂得没边儿的小娃娃...

  呵呵,叫师叔没商量!

  ——

  Ps:文彦博管唐奕叫师叔这段儿,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正好后面的剧情有些地方要用到这里,所以就这么着吧,大伙儿就看个乐儿,细节党就别纠结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