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章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忽略问题。

  也就是一个政权的建立,为什么会这么建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

  从头说起的话,那就是从始皇一统华夏之后,两千多年的华夏几乎很少出现分裂并治。即使短暂的出现分裂,也是迅速归一,并没有像其他历史长河之中出现的那些强国一样,一但分崩离析就再也合不上了。

  ...

  注意!

  华夏文明的这种粘性、向心力,是非常非常牛叉的,非常非常难以想像的。

  在古代落后的信息交互,落后的交通环境,保持一个纵横几千公里的疆域、两千多年聚合不散,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纵观世界古今,唯中华独有!

  为什么?

  这里就必须要夸一夸我们一直在贬低的儒学了。

  儒学的教化作用和共同文化的粘合力,使得两千年后的华夏还是华夏,而不是像欧洲一样,分裂成无数个小国。

  忠君爱国,等级森严,重礼尊德,即使是去到再远的地方,出任最远处的官吏,也依然受治于礼教之内,也依然要信奉“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森严礼教。

  《资治通鉴》全书第一卷、第一篇,第一段:

  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何为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翻译过来就是:臣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

  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

  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被誉为是古代帝王教课书的《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把礼教、等级放在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一段,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伙儿明白,礼教、等级、道德至高点,时刻遵守礼法束缚,已经成为了权力顶峰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叫为君者的基本盘。

  你让他去做强盗,就是在摧毁他的基本盘,那这个天下统一的粘合要素礼教也将随之崩塌。

  谁也不能碰,连暴君昏主也不敢背上失德的罪名。

  天子失德,也就等于给了臣子反你的正当理由。

  ....

  礼教、等级、帝王的核心主政思想、保持疆域完整性的大政略方针,这些也同样导致了抑商、扁商成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铁律。

  没有商人,哪来的金融?而且在后世,我们自己,包括现代世界的许多国家已经用事实证明了,政府计划经济是不可能替代自由贸易金融体系来驱动国家机器的。

  而恰恰就是这个金融体系,是工业革命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高于科技本身。

  打个比方就是,如果把工来革命比作一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