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补琴道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庆功宴见过你,你并非狂傲之人。既然你说你是参悟琴道,以你的天资,必然有与众不同之处,说来听听。”

  方运心中感慨,这老人真不是省油的灯,若自己琴道不精,对方会毫不留情批评,若自己能有独特见解,对方必然会大肆褒扬,宣扬文人表率的琴道之名,对琴道大有好处。

  还好方运是真的在思索琴道,微微皱眉,做出回忆的样子,道:“方才那架琴并非是历经三重才气注入,应该只是注入两次。”

  “哦?你说说看?”

  众人眼睛发亮,方运文名太盛,他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有底气,说不定能一锤定音,因为刚才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没有定论。

  方运没有莽撞答应,而是道:“可否让我在近处一观?”

  “来吧。”一位老人笑着招手。

  众人纷纷让路,方运松开杨玉环的手,走到前面桌子边,仔细观察桌上的琴。

  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断纹不仅可以推断出一架琴长期所处的环境,甚至可以推断出存在年代。

  方运发现这架琴表面只有一种“冰裂断”,只要琴过百年,就会有这种断纹,若是过了两百年,其他地方会出“牛毛断”,可这琴并没有。

  对照《琴书》中的内容,方运缓缓道:“若是我所猜不错,这架琴近五十年内,应该置放于靠海边的城市中,但在五十年前,似乎一直在非常干燥的大漠区域。”

  一位年过五十的琴师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我从未告诉别人这琴的来历!”

  众人更加好奇,有大师根据琴铭、材质和制作手法等方面判断出年代很正常,可从来没有任何人能把几十年的环境也说出来。

  方运得到确认,心中大定,继续道:“各位先生已经鉴定过,至少是两次才气注入,只是对是否三次注入。举人文宝的才气百年消散,若有三次才气注入,这琴至少应该会有三百年的历史,但这琴不过制成两百年,怎么可能得到三次才气注入?”

  “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出这琴的年代?”一位老者问。

  方运自然不能马上抛出领先几百年的经验,这不是诗词文,这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才能论证,于是道:“我在研究琴道的过程中,从一位前人的残书中发现了这个方法,不过这个方法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所以我在慢慢研究。”

  许多人点点头,鉴定瑶琴年代之法非比寻常,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很难完成,而且就算有不传之秘也很正常。

  “那么由三绝先生来做最后的判断。”一人看向那位最老的老人。

  方运心想果然是他,他若是有墨女便不稀奇了。这老人在书法、画道和琴道都达到三境之上,极为罕见,所以人称徐三绝、三绝先生,而且也是一位大儒,只不过十几年前受伤后文宫文胆受损,便再无音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