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西幸,对峙的荆南_我来此界开神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不仅蛮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地的局势也变换极快。

  北地的秋季并不像南方大多数地区一样风调雨顺,而是各种灾害连绵不断。

  首先是发酵已久的大旱,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无法引水灌溉,秋收只是减产还尚属挨挨饿就过去的事。

  但紧接着的蝗灾,彻底将北方的秋收推向绝境,赤地千里,有的一县一郡都是颗粒无收。

  存粮吃完吃树皮,树皮吃完吃草根,最后连第二年的种子都吃了。

  这下就彻底没希望了,什么都没得吃,只能背井离乡,成为逃荒的流民。

  “治平中兴”那几年积累的元气,早就耗尽了,现在地方官府没有足够的存粮,如何救灾。

  官员们不约而同将流民赶出县域,防止他们祸害家乡,流民越聚越多,最后成了流民潮。

  最后的结果反而是每到一地县城,县衙必须拿出粮食让他们吃一顿饭喝一碗粥,这样流民才肯离开。

  但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特别是有野心家挑动的时候,那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流民周良在流民群中宣扬县城内的粮食很多,只是县太爷不愿意拿出来给他们吃,号召大家继续讨粮不要再流浪。

  于是第二天在流民们的要求下,县令也为息事宁人赶快送走他们,再赈济了一次稀粥。

  如此,也坐实了周良的说法,县城内确实是有足够粮食的。

  第三天,流民还没走要求再喝一顿粥,县令哪里肯当冤大头,紧闭城门,不理流民们的诉求。

  第四天,第五天……

  每当流民们想离开前往其他县城求食时,周良带着一伙人就会阻拦,说县太爷不会看他们饿死,明天一定会有粥喝。

  当连续几天之后,县令依旧没放粮,而这时想离开的流民因为太久没吃东西,已经走不动道了。

  夜深人静之时,周良不知道从哪拿出一袋麦子,煮了给大家每人分食一口。

  他自称乞活王,宣布继承上一任乞活王王嘉的遗志,势要将“求活路,均田地”进行到底,为流民们谋个活路。

  乞活王的名号,豫州大地上谁没听过,每个人都对那位想带着大家求活路的乞活王尊崇不已。

  现在这一口麦子也算是救了他们一命,破城途中可能会死,不破城一定会死!

  由此,周良使人点燃火把,于县城四周摇旗呐喊乞活王回来了。

  县城震动,畏惧乞活王威名,大多衙役县兵不敢守城,偷偷逃回家中。

  周良抓住机会,以一简陋云梯先登,随后破城。

  全城大洗三天,不分贫贱,只要是钱粮全部给我拿出来。

  如此又得县城流民三万,周良聚众十万号百万,一路就食向洛都方向进发。

  流民越聚越多,周良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虽没中过秀才,但也在私塾度过几天书,懂得一些书中道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