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115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联军侵袭大沽炮台时的纪念。作为一个军人,他感到这是极大的耻辱。对于中国朝廷和

  人民,他有一种本能的傲视和仇恨。他的助手,英国驻华外交参赞巴夏礼,则又是另外一番

  神态。巴夏礼只有三十三四岁,二十年前便来到中国。

  这个中国通身材颀长、风度翩翩,既有英国绅士的派头,又受华夏文化的熏陶,显得温

  文尔雅。咸丰六年,巴夏礼任广州代理领事时,蓄意制造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去年又参加签订北京条约。巴夏礼年纪不大,却对太平军和清廷两方面都有很深的了

  解,使得地位和年龄都在其上的何伯,对他也言听计从。自从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便改

  变他过去的中立立场,转而全力支援清廷。帮助官文阻止太平军进攻武昌、汉口,是一件对

  清廷,也对英国有益的好事,本可以立即答应,但这个狡诈的职业外交官要借机捞一把。趁

  着何伯还在拈须考虑的时候,巴夏礼开口了:“官中堂,我们愿为贵国效力,但利益均等,

  是我们英国人奉行的原则,你看呢?”

  外交参赞轻轻地摇动二郎腿,栗色皮鞋亮晃晃的,使官文、阎敬铭的褐色官靴黯然失色。

  “当然,当然。”官文卑微地点头哈腰,转过脸对身后的随从厉声轻喝,“还不快把礼

  品拿过来!”

  仆从捧出一个三尺多长的木匣,官文亲自打开,一把古色古香的宝剑躺在猩红金丝绒垫

  上,绿色刀柄上,几颗珍珠在熠熠闪光。官文得意地介绍:“这是三年前在江陵楚墓中出土

  的宝剑。”

  巴夏礼欣喜地凑过脸来,说:“江陵,我知道,这是贵国二千多年前楚国的都城。”又

  对坐在一旁的何伯用英语称赞,“司令,这是件稀世之宝。”

  何伯连忙接过去,贪婪地看着。

  “这把剑送给何大人,还有一样东西送给巴大人。”官文从另一仆从的手中接过一个三

  寸见方的木盒。打开木盒,进入眼帘的是一颗径长一寸的罕见珍珠。这就是那年官文向曾国

  藩、多隆阿炫耀的三万两银子买来的珠子。官文献媚地挨着巴夏礼的肩膀,指着珍珠说,

  “巴大人不要轻看了它,这是一颗夜明珠。今夜你可以试试,黑夜之中,百步内可见它的光

  毫,三步内可借光读书。”

  “真有其事?”巴夏礼惊得合不上嘴。

  “一点不假,鄙人亲自试验过。”官文合上木盒,“这是送给巴大人的一点薄礼。”

  巴夏礼接过木盒,把它放在茶几上,重新坐好,仍旧有节奏地摇动那条穿着发亮栗色皮

  鞋的腿,对官文说:“官中堂,这两件东西是给我和司令个人的,我们大英帝国并没有得到

  实惠呀!”

  官文早有准备,不加思索地说:“只要保得武汉三镇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