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四章 集,散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招兵,重视地域,同一个地方从军的人编为一军之后,能更同仇敌忾。

  因此,若有憨比将领,第一天练兵,就砍了人家同乡人中的一个人,威慑众人的目的是达到了,可这一军所有人都对此将暗恨在心,表面不敢说,内里巴不得其死。

  这种情况下,将兵不合,是为隐患。

  惩戒散漫之兵以儆效尤可以,但要把握好力度,几鞭子足以威服余众,直接砍头,就太过了。

  执法军士抽完了那几个慢腾的新兵,李孟羲令其归队,“竖着耳朵听某军令,下次再犯,少不得再领军法。”李孟羲告诫。

  完了后,李孟羲重审集合要点,“集合口令一下,立刻快步赶至集合点,不能慢悠悠的走,得跑起来,就想着要打仗,得赶紧上前结阵,就得这个劲头。”

  “听清楚没有?”李孟羲高声问。

  “收到!”新兵们齐声回复。

  回答,声音有力且整齐,李孟羲满意的微微点头。

  “全体都有——”

  “解散!”

  命令一经下达,新兵们有过两次解散经验之后,哗啦一下散开,朝后跑去,生怕解散的慢了被人抽鞭子。

  看人走远,“集合!”李孟羲下达集合命令。

  哗啦一下散去的人,又哗啦一声回来了,新兵们争先恐后的往集合点跑,有前车之鉴,谁都不想因为慢了而被军法惩治。

  除去队列复位出现问题,有的人站错地方了,导致队列一列长一列短以外,单从集合速度这一点来看,训练取得了效果。

  新兵们熟悉了集合口令,并且知道集合应该快速,至此,集合口令响应这一点,没什么大问题了。

  除此问题以外,剩下新暴露出的问题依然麻烦。

  新兵们都记不住站位,李孟羲眉头紧皱,他不得下场,把新兵们从高到矮重新拉了一遍。

  以左为准,左侧的人最高,然后从左至右,士兵的身高依次降低。

  李孟羲把士兵们这样排列是经过考虑后决定的,原因是身高排列关联到下一个动作,对齐,是向左对齐,还是向右对齐。

  配合军官的动作,伸出右手,下令对齐,在军官的角度看,向右手边的人对齐最好查看对齐效果。

  军官的右手,就是队列中士兵的左手,因为对着站立,成镜面效果。

  “现在看看,你们各自站在哪,站在第几排,第几个,好好记清。”

  李孟羲走在队列中,认真交待。

  新兵们左右打量着,也不知他们到底记清了站位没有。

  片刻后,李孟羲走出队列,走到第一列左数第一个人面前,“你站哪?”李孟羲抬头问。

  “俺站这儿。”排头的傻大个脱口一句,把李孟羲给噎的不行。

  李孟羲都愣了。

  “咳,你站第一横排,左数第一个,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

  “重复一遍。”李孟羲再问。

  “第一排,左边第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