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一章 钱财裕足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筹钱的计策已经成功了,刘玄德站在城门处,一辆辆装满着钱财的车辆鱼贯入城,刘玄德静静的看着钱车从面前驶过,神色略不平静。

  一旁站着的李孟羲看了片刻,李孟羲对钱没直观的感觉,确切的说,他不太懂得汉末钱币的价值和购买力,十几万人需要买多少粮食,他同样也不知道。

  抬头,李孟羲问,“玄德公,这四百多车钱财,多还是少?”

  回过神来,刘备低头来看,笑了,“甚多矣!”

  李孟羲再问,“那够买粮否?”

  “够!足矣!”刘备很肯定的答到。

  既然刘备说几百车钱够买粮食,那粮食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有了足够的钱了,只需去四处买粮,足以解急。

  筹钱的事办完了,李孟羲想到断粮好多天了,天又这么冷,又不需要继续筹钱了,是不是得赶紧恢复正常伙食供给。

  于是,李孟羲道,“钱已筹完,今晚可多煮些粥。”

  刘备慎重思索了一下,“不可。”刘备不同意李孟羲的建议。

  李孟羲又迷茫了。

  为何不可,钱都筹够了,人饿了几天了,再不放粮,得饿死人了。

  刘备则道,“明日……明日也不妥。后日,隔一日再放粮不迟。”

  见李孟羲一脸不解,刘备耐心解释,“粮前脚刚售完,后脚便放粮,众人如何不明白此是设局?如何不疑?

  故,稍等一天,可打消众人疑虑。”

  原来如此。

  李孟羲恍然,点了点头,同意了刘备再等一天再放粮的做法。

  于此,李孟羲心中感慨,还是不能算尽人心啊,还是不如刘玄德处事严谨。

  待几百车钱财入库后,天就黑了。

  回城主府中,关羽在点灯忙碌,关羽也是会用麦秸编东西的。

  关羽嘴里叼着几根长麦秸,膝盖上放着编了巴掌宽的一圈的簸箩圈,手里拿着锥子拿着麦秸一埋一穿忙的不亦乐乎。

  中午关羽就在屋里穿麦秸了,穿了一个下午,就穿了巴掌大的一圈啊。

  李孟羲走过去,在关羽边上坐下,他随意拿起一根麦秸,随手拽断,他好奇问,“关将军,这簸箩编一个,得多少天啊?”

  关羽停下了动作,拿掉了嘴里叼着的麦秸,眯眼想了一下,“十来天?”

  “啊?”李孟羲惊讶,簸箩这玩意儿工时这么长的吗?

  本想着把麦秸发于民夫们,然后跟收草鞋一样,从民夫们手中拿粮换簸箩,但一听簸箩工期这么长,若按最低收购标准来看,大抵是平均两个工日一斤粮食这样刚刚好,一个簸箩,得拿五斤粮食去收。

  簸箩虽有用,但不过是用来捕鸟而已,用来稍稍缓解军粮的不足,用处不那么大,且军中刚卖出去了大批粮食,存粮大减,五斤粮食换一个簸箩,一个簸箩得多少时间才能抓到足够的鸟才能抵得上成本。

  看关羽编着簸箩,李孟羲眉头皱起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