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性军人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想把全新的战术思想转变为实际作战行动,需要解决许多难题,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应用武器的方式方法,可前提是得有适当的武器。

  准备阶段,重担全部压在了由陆雯指挥的技术人员身上。

  按照由母祁铁大校起草的作战计划,技术人员必须在战役开始前,为空军、陆军与人民军的数千枚弹药进行改装,配备电磁战斗部。还得把增补的数百架老旧战斗机改造成无人驾驶飞机,为五十架先进战斗机增添新的电子设备。

  因为联军的地面部队已经逼近金策,所以改造工作必须快马加鞭。

  虽然黄峙博没有要求一定要守住金策,但是要想保证志愿军在日本海的军事存在,就得在联军向吉州推进之前稳住战局,最好能够瘫痪联军的作战系统,使联军无法用远程火箭炮轰击清津港。

  回到新义州的第二天,牧浩洋接到了任务:护送一批技术人员前往江界,对一批人民军的弹道导弹进行改造。

  人民军到底有多少弹道导弹?

  虽然牧浩洋搞不清楚,但是肯定不会很少。

  同大部分与美国关系不大融洽的三流国家一样,朝鲜没有能力打造一支足以抗衡美军的空中力量,甚至无法搭建起具有威胁力的防空系统,只能把筹码押在技术难度低得多的弹道导弹上。

  也许有人会问,造导弹比造飞机容易吗?

  回答是肯定的,造导弹确实比造飞机容易,而且容易得多。

  虽然导弹比飞机晚几十年问世,但是与现代化的作战飞机相比,导弹不但技术起点低得多,而且制造难度也低得多。

  与需要起落数千架次,飞行上万小时的战斗机相比,只需要使用一次的导弹对工程制造的要求低得多。此外,弹道导弹的核心技术是火箭发动机与惯性导航仪,两者的技术早已成熟完善。

  像朝鲜这样的三流国家,也许无法制造出多么先进的弹道导弹,但是肯定能够制造出足够使用的弹道导弹。

  从效费比来看,弹道导弹也是穷国的理想武器。

  一枚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精度在五百米以上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比如“飞毛腿”,生产成本仅有数十万美元,大规模制造的话,还能降低一些,而用来拦截“飞毛腿”的反导导弹,比如“爱国者”,生产成本高达两百万美元,系统费用更是“飞毛腿”的数十倍,而美军最先进的THAAD拦截导弹、以及“标准”系列反导导弹的价格更是上千万美元,是弹道导弹的数十倍。

  战争爆发前,朝鲜是世界上第二大中短程弹道导弹储备国。

  按照美国获取的情报,朝鲜人民军至少拥有两千枚射程在一百五十到二千公里之间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仅次于中国军队。

  事实上,人民军的导弹数量远不止这么点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