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成果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牧浩洋也在关注外面的事情,知道黄峙博很快就会找他,所以二十日,中日关系开始恶化的时候,他准备好了交差用的技术报告。黄峙博打来电话,提到亲自过来视察科研成果的时候,牧浩洋已经有所准备。

  “规模不小嘛,现在我知道钱是怎么花掉的了。”

  “黄总,钱教授与陆教授还在处理最后一份实验数据。我们为你准备了宵夜,不妨过去边吃边等。”

  “你很饿吗?”黄峙博看了眼牧浩洋,说道,“我可不饿,你要去自己去。”

  牧浩洋一下被将住了,他是好心没好报。

  “钱仲泰与陆雯在哪个房间?”

  “数据处理中心,就在前面。”

  “带我过去。”黄峙博看了眼手表,说道,“差不多快天亮了,等他们弄完,一起去吃早饭。”

  黄峙博都这么说了,牧浩洋也不好别做安排。

  数据处理中心,实际上就是计算机中心。

  在整个实验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的超级计算机不但是仅次于强子对撞机的第二昂贵的科研设备,而且耗电量也名列第二,全速运行时的耗电量相当于一座人口五十万中等城市的日常耗电量。

  因为主要依靠西北风电网供电,所以强子对撞机与超级计算机不能同时运行。

  要等到兰州附近的核电站建成,而且装机容量为一百五十兆瓦的二期工程完工后,才能同时使用这两个耗电大户。

  供电不足,严重限制了实验中心的工作效率。

  钱仲泰已经打了报告,希望能够想别的办法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但是作用并不大,总不能让附近的城市拉闸限电吧。

  事实上,在强子对撞机全速运行时,已经这么做了。

  偶尔拉闸限电的影响还不大,反正全国各地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可是长期拉闸限电肯定会惹上麻烦。

  超级计算机的运行时间不是以小时、也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月份计算。

  一个涉及到多变量的数学模型,往往要运行一个月以上,才能获得初步结果,而针对太阳黑子的数学模型更加复杂。

  无法提高计算速度,只能让科学家想办法。

  为了尽快获得可用数据,钱仲泰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演算分阶段进行,用人工干预的办法减少运算量。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演算过程中,人为剔除一些次要变量。

  显然,这个办法很不严谨。

  任何科学家,特别是天体物理学家都应该知道,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经过无数次的放大之后,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说,这正是整个实验环节中最关键的部分。

  因为存在太多的变量,而且每一个变量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才需要获得足够多的实验数据,以及一台足够快的超级计算机。用钱仲泰的话来说,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即便把全球的所有计算机都拿来演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