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全力招架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场战斗,中国空军与海航也打得非常艰难。

  早在六月二日,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飞行员就反映,F-22A的敏捷性大为提高,与五月二十九日的战斗有很大的区别。二部提供的情报证明了这一点,即美国出售给日本的是最新式的F-22A,机动性能比战前出售给日本的F-22A提高了很多。正是如此,在六月二日的战斗中,空军与海航的战损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当然,这不仅仅与战斗机的性能有关。

  在六月二日的战斗结束后,东海舰队就捞了几名美国飞行员。

  显然,F-22A的飞行员中,以美军为主。更重要的是,这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即便只有少数参加过空战,也比日本飞行员优秀得多,有更多的实战经验,也更加熟悉F-22A。

  在格斗空战中,别说空军的J-11B与J-10A,连海航的J-11C与J-10C都很难招架。

  对空军与海航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在电磁战环境下,前出的东海舰队能够顶替预警机指挥空战。

  即便如此,为了对付四十八架F-22A,空军投入了七十二架战斗机,还没占到便宜。

  杨禹方没有在这个时候要求空军增派防空战斗机,而是让空军与海航把紧急升空的战斗机部署在钓鱼岛西面。

  日本空中自卫队出动四十八架F-22A,绝对不是为了一场毫无意义的空战。

  在F-22A机群后方,肯定还有大批携带反舰导弹的F-16C/D正在逼近。

  为此,在留下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后,杨禹方给海航下达了一道命令,即让一直在东海北部巡逻的KJ-200前出两百公里,把探测区域延伸到冲绳岛西面,确保能够发现超低空突防的攻击机群。

  这个安排,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点四十五分,这架KJ-200就发现了F-16C/D机群,只是距离太远,而且日本机群的飞行高度不足一百米,只能断定机群规模在三十架以上。

  这就是全部吗?

  杨禹方肯定不相信,因为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有一百八十架F-16C/D,还没有包括那些同样具备对海打击能力的F-2。

  当然,即便只有三十多架,杨禹方也不敢怠慢。

  在他着手组织防空拦截时,空军送来关键情报,第二批F-22A升空,规模不大,只有一个中队。

  空战还在进行,而且日本空中自卫队没有吃亏,有必要增派战斗机吗?

  再说了,F-16C/D机群刚刚飞过大隅海峡,离东海舰队还有几百公里,最快也要一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显然,没有必要立即投入更多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

  只有一个解释,即这些F-22A不是制空战斗机,而是战术侦察机,为攻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