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援助战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周边国家的冷漠相比,中国与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更加复杂。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对印援助问题上,黎平寇经受了很大的考验,当时甚至在高层会议上提出,在国内恢复粮食配给制,制订更加严格的配给标准,争取增加一亿到一亿五千万吨的粮食富余。

  这个想法,显然非常天真。

  事实上,黎平寇从来没有向全国代表大会提交这样的提案,因为在高层讨论中,他的提议就遭到了全面反对。

  用黄瀚林的话来说,如果让全国民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就不是中国领导人。

  中国已经力所能及的援助了其他国家,而且没有完全解除管制状态,主要农产品依然需要由国家发放的配给券按量领取,全国人年均粮食配额还不到九百公斤,折换下来的话算不上富足。如果没有对外援助,能够把人年均粮食配额增加一百公斤,相当于每个人每天早上多了一个面包、或者一个鸡蛋。可以说,中国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更加自私。美国已经解除管制状态,允许公民自由购买粮食,欧盟也把管制将到了最低标准,把人均粮食购买量由七十五公斤放宽到了一百二十公斤。用李明阳的话来说,美国家庭囤积的粮食就多达一亿多吨,欧盟私人囤积的粮食也在一亿吨左右,而美国人与欧洲人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粮食。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流入国际黑市的粮食主要来自美国与欧盟。

  从政策角度上讲,美国与欧洲不肯提高管制力度,摆明了就是以粮食为武器,掠夺其他国家。

  根据后来公布的一些资料,在二零三七年到二零三九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民间走私等手段,从缺粮国家掠夺了总价值超过十万亿美元的财富,其中仅流入美国的黄金等硬通货就价值一万多亿美元。当时,一些美国私人企业,特别是航运公司,直接用粮食从其他国家换取黄金、白银、古董、艺术品等货物。在二零三八年,一家美国企业用五百吨粮食就从一名破产的阿拉伯酋长手里换来了十幅价值数亿美元的毕加索名画,而这些艺术品在危机过后,身价翻了好几倍。

  如此一来,如果中国加强管制力度,降低粮食配额,等于遭受掠夺。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高层会议通过了黎平寇的提议,在全国代表大会上也会遭到否决。

  事实上,当时美国总统也动过加强管制的念头。

  从国家战略利益角度出发,只要美国加强管制,就能用国内富余的粮食,争取到一个战略级的盟友。要知道,二零三八年初,美国一家民间调查机构对三万个家庭做了调查,平均每个家庭囤积了一千八百公斤粮食,如果按照全美国总共一亿三千万个家庭计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