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四章 收购王安电脑(4000+章节,求订阅~)_华娱从198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第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全是A+。

  走出IBM,满含怒气的王安回到哈佛。他用3年的时间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随后被霍华德·艾肯招入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艾肯研发了世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MarkⅠ,被誉为“电脑之父”。那时候,这位先驱正困扰于计算机的存储问题。

  存储是计算机的核心。臃肿的MarkⅠ无法移动,存储设备成了关键。艾肯和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法,始终无法攻关,直到王安横空出世。

  加入实验室不到20天,王安便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发现,磁场振动原理可以应用于电脑存储系统,随即据此发明了磁芯存储器。

  这个发明,改变了计算机产业的历史。它大大缩小了电脑的体积,使得计算机从科研迈入商用领域。

  发明磁芯存储器时,王安仍是编外人员,没有过试用期。艾肯连忙帮他转正,并且大笔加薪,希望留住这个天才。

  王安并没有留在实验室,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

  1951年,王安离开哈佛,他租了一个汽车库,成立王安实验室,以单价4美元的价格出售磁芯存储器。

  曾经对王安不屑一顾的IBM,随即闻风而至。后者递上一份高薪酬合约,邀请王安成为企业顾问。曾被面试官无情奚落的华人小伙子,一跃成了这家巨头的高职。

  有了磁芯存储器,IBM开始大规模实践计算机商用领域,将之确定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他们决定购买这项专利,将其牢牢把控。

  起初,王安并不打算出售,但他的实验室急需资金运转,而除了IBM,没有其他企业对这个超时代的产品感兴趣。

  IBM提出250万美元的专利费,又很快改口、压价到50万。

  一边用自己的发明赚大钱,一边打压专利费,王安再次被IBM激怒,与之对峙公堂。但IBM面前,他终究是个雏鸟,旷日持久的官司后,王安不得不妥协。

  买卖成了,“仁义”不在。拿到50万的王安,决意发明更多产品,在正面战场击退IBM。

  1955年,他创立了王安电脑公司,随后的30年里,这两个拗口的汉字,成了美利坚计算机领域人人皆知的名词。

  1967年,王安决定发行250万美元的股票用以偿还债务。他没有料到,这个不得已为之的举措,却受到了华尔街的疯狂追捧。

  公司上市时,股票发行价美元,当天收盘,股价攀升至惊人的美元,数小时内,40万股被抢购一空。

  一夜之间,王安的身家大涨5000万美元,成为超级富豪。

  1971年11月,王安推出了1200型计算机,它是附带检索和编辑功能的打字机,比原先的IBM产品要好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