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十九 章_教科书中的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

  苏徽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史,但他也看过科技史方面的论文,知道夏朝初年时的医药水平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根据流传后世的文献资料和图画显示,夏时的人十分注重医疗卫生状况,如果不是这回他时间紧迫,他一定要将这间屋子上上下下都好好研究一遍。

  苏徽出宫时为了不惹人注意,没有穿上宦官衣裳,因此药童在见到苏徽时因为不知道这是宫内的人,笑着问他,“先生来是来问诊么?那先生可走错地方了,大夫在大堂之上呢。”

  “不。”苏徽微笑:“我是来探望这里的病人的。”

  药童并不知道他刚刚照顾过的人是什么身份,但从这些天日日看着锦衣卫守在门前,他也猜到了病人身份不凡,而探望这位病人的苏徽想来也不是一般人。

  意识到这点之后,药童的步子变得踉踉跄跄,盆中的水都洒了不少。苏徽好笑又无奈的摇头,掀起帘子走了进去。

  让他意外的是,帘帐后那个躺在病床上的中年人竟是一副怡然自得的姿态。这些天他所历经的那些事,于旁人而言,那是惊涛骇浪,对于他来说,却仿佛只是生命之中不甚重要的和风细雨。

  苏徽走进来时,他正躺在榻上轻哼着小曲,从酒楼上被抛下去的时候,他断了双腿,肋骨折裂,方才药童才给他来换过药,空气中尚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在没有任何止痛药的情况下,他还能在处理完伤口之后保持住平静,这实属难得。

  苏徽的脚步声惊动到了他,他睁开眼睛看了眼苏徽,好奇的问道:“这位小友是——”

  苏徽的模样、气质和打扮都看起来像极了这个时代风雅的文士,这点与屋外的锦衣卫迥然不同,因此饶是阅历丰富的说书人,一时间也无法判断他的身份了。

  苏徽搬了张倚在在他身边坐下,姿态平易近人,“我是宁康公主的人。”苏徽开门见山,“就是那个救了你的宁康公主。”

  说书人恍然大悟,“哦,就是那个将我关在这里不许我出去的宁康公主?”

  “公主就算不将你关在这,你也去不了哪里。”苏徽平心静气的回答他。

  说书人笑了笑,不置可否。

  “你叫什么?”

  “鄙人张誊光,字朝星,号云霭居士。”这人大大方方的回答。

  苏徽愣住,有种恨不得当场穿回二十三世纪把自己曾经的硕导抓过来的冲动——他读硕士时的导师是研究夏朝文学史的,而张誊光正是夏朝,乃至于后世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他是当之无愧的艺术人,是民间创造的领军者,是宋明之后伟大的小说家,后世无论是学文学的,还是学文学史的,都绕不开这样一位大人物,研究张誊光甚至还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派。苏徽的硕导为了张誊光呕心沥血了一辈子,也靠着张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