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雪中送炭》_安静的古代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心中所想。见她能想得如此明白,也舒了一口气。她知道安心是一个聪明的姑娘,别看它外表柔顺,可内心却也是个倔强的。

  两个小的虽然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可也知道娘让他(她)们听大姐的话,在他们心里,只要大姐决定的,就一定是对的。此时也就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听大姐的。”

  见弟妹们如此懂事,安静舒心的笑了:“放心吧,有大姐在,我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这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闹了这么一场,安静也是累得够呛。毕竟这具身子才刚刚好。想着弟妹们晚上的饭还没有着落,安静的心中也有些焦急。刚刚还豪言壮语的说,让弟妹们过上好日子呢。这就要让他们饿肚子,她实在是有些惭愧。可是此时天已经黑了,去哪弄吃的呢?

  就在安静犯难的时候,破柴房外传来了脚步声。吱呀一声,破木门被人从外面打开来,赵奶奶端着一个陶盆从外面走了进来。

  安静一见连忙的迎了上去:“赵奶奶,这么晚了,您老怎么来了?”这老太太是村,赵财的媳妇,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干净利索,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哎呀,我还不是听你赵爷爷说了你家的事儿,你说我听了这个气哟,我和老头子担心你们被分出来了没有吃喝,这不我就来给你们送点儿吃的。虽然不是什么好的但是总能填饱肚子。”老太太将手上端着的陶盆放在木桌子上,陶盆里放着二十来个玉米面饼子。这才拉过安静的手,怜惜的看着几个孩子。

  这边正说着话,门口又传来了说话声:“哎呀,这还有比我早的呢,我道是谁?原来是赵婶子。”

  安静转头看去,说话的人正是隔壁的栓子婶。这栓子叔一家就住在隔壁,孙氏还活着的时候与栓子婶经常坐在一起说话,做针线。两人相处的倒是很好。

  “你这个大嗓门,人还没进来呢,声倒是先进屋了。”赵奶奶说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婶子,你和槐花不是去走亲戚了吗?是啥时候回来的?”前两天,槐花过来跟安静说,要跟她娘还有他哥去他姥娘家走亲戚,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是你栓子叔叫人给我捎了口信儿,说是你病了,我和槐花惦记你,哪能呆得下去。这不今个一大早就赶了车回来了。这刚一到家,就听你叔说了你们被赶出来的事儿。唉,出来自己过也好,总比在一起担惊受怕,挨打受骂的好?放心吧!有我和你叔在,不会叫你们饿死就是了。”说着把一个背篓放在了地上,从里面拿出一布袋小米,一布袋玉米面,还有十几个杂面馒头。“这些小米和玉米面,你们几个先吃着,这些馒头是从槐花姥姥家带回来的,等你们吃完了我再给你们拿。行了,天不早了,我也要家去了,赵婶子咱娘俩一起走,正好我也送您老一程,这外面的天可是有些黑了。”

  “那感情好,咱娘俩呀,正好一路走,也省的黑灯瞎火的,我老婆子摔跟头。”赵奶奶笑呵呵的应了。

  见二人相扶着往外走,安静赶忙出了声“赵奶奶,栓子审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我送送你们。”说着跟在身后将二人送出了屋子。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赵奶奶和栓子审这份情谊安静记在了心里。若有一日,自己发达了,必不会忘了今日的恩情。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