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去哪儿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四千斤之多。这小两百号人就算一个人一天吃一斤,最少也能吃小半年,足够等他回来了。

  按赵新走之前说的,他要去找船,带大家出海,到一个没有将军藩主和武士的压榨,自己劳动能丰衣足食的地方去。

  所有的流民都对赵新的话充满了信心,他们满怀希望的等待赵新的归来。

  而在时空的另一边。

  经过了旧社会的凄惨对比,赵新回来后又浪了三天,然后才开始考虑事情。

  “我勒个去的,到底去哪合适呢?”赵新坐在电脑前,来来回回翻看着地图资料。桌子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咖啡已经喝了一杯又一杯。

  前天他终于脱手了五件大型钧瓷,买主就是他那个富二代朋友的老爹。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赵新(其实是浪累了),开始在家专心查找资料,寻找落脚点。考虑到十八世纪的情况,能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一个是向东北,沿着阿留申群岛向东,越过白令海峡,再向南进入北美大陆西海岸,比如旧金山地区;另一个就是向西,越过津轻海峡,再向西偏北进入熊岛。

  第一个当然好,这时代的大洋彼岸的西部只有印第安人和少量的西班牙人活动,气候也温和湿润。可是麻烦也不少,首先就是18世纪末阿留申群岛上的那些凶狠的西伯利亚毛皮猎人。

  话说自从沙皇俄国的白令和奇里科夫两人在1741年的探险中,发现了阿留申群岛之后,此地大量的海獭和海豹吸引了大批西伯利亚猎人,并逐渐定居在此,成为沙皇俄国向阿拉斯加挺进的立足点。要对付这些西伯利亚猎人,仅凭着武士刀可没戏,必须要有火器才行。要知道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时候,这些凶狠的西伯利亚猎人已经把阿留申群岛上的原住民都杀光了。

  而最要紧的问题就是船,他可没有大货轮。即便就是有,他也没有那么多海员来使货轮开动。现成认识的海员就一个,刘胜。赵新还不知道刘胜会不会帮他,这可不是开个船那么简单,而是先到18世纪再去开船,搞不好就要出人命的。

  其实赵新之所以在两个地点上纠结,原因在于他心里就是想占据大洋彼岸的西部地区,这里有温和的气候适宜种植粮食,少量的西班牙人无法构成威胁,而最重要的还有黄金,很多。

  但其实对于现在他的条件来说,去熊岛最合适,而熊岛的海湾对面,就是海参崴。

  18世纪末,沙皇俄国的触角还没伸到这里,熊岛荒无人烟,海参崴这时还只是个小渔村。在乾隆三十八年编撰成书的《皇清地理总图》上,熊岛是连个位置都找不到的地方。

  这里就要提到清代设立的吉林将军了。在清乾隆二十二年以前,被称为“宁古塔将军”,所谓的“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就是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