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旗号与主权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代文明,这些都是主权的体现。

  主权通过什么来体现?首先就是旗号!”

  赵新听了这话,陷入沉思。

  原本他无意闯入这个时空的时候,只想着发财之余填补空虚,抱着行善的心态救流民出苦海。带利吉他们找个没有官府欺压的地方,自己顺便搞点金子回去花。

  可接着赵新就发现自己一个人实在照应不过来,于是就拉了刘胜帮忙;之后又找了王远方他们。有了人就能开动大船,能接送更多的流民。这时候他又发现需要医疗和其他辅助人员,就招募了陈青松他们。

  直到那个时候,赵新也只是心里有个建立个政权,推翻满清的恶趣味念头,但在行动上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边搞一下仙台,那边弄一下松前藩,甚至跑到长崎去挑事。总的来说,这厮目的性就是为了救人和金子,对外政策也没有连贯性,他连本地的边民都不想去笼络。

  抱着这种缺什么就要去搞什么的态度,他南下去扬州绑架瘦马回来当老师,又从现代忽悠了老尤他们九个人。

  因为要去岛国搞事,他建立了军队系统;因为要对不通语言的岛国流民进行管理,他让片山勘兵卫负责了警察系统。

  北海镇发展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随着将来大量清朝难民的涌入,随着识字的普及,竖立自己的旗帜,建立一个政权的要求已经迫在眉睫。否则老百姓凭什么要听你的?凭什么要去打生打死?乖乖的做大清朝的顺民不是很好么!

  于德利的话说的很明白,所谓旗号,其根本就是主权意识不断强化的产物。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北海镇需要通过旗帜来宣誓主权,通过旗帜的样式、色彩和图案,来反映本身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

  归根结底一句话,无主权,不国家。

  赵新点上根烟,深吸了几口,对于德利问道:“于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有什么好建议?”

  于德利点点头,起身回到自己的屋子,翻腾了一会,拿着一个颜色有些发黄的本子走了出来。“选一个吧。”说完,他就将手中的本子放在了桌子上。

  众人围上来一看,只见本子的封面上印着“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编印,1949年9月”的字样。

  “老于,你怎么还有这个宝贝?”老尤惊呼道。

  “私人爱好。花了两万块买的。”于德利淡淡的解释道。

  就这样,经过众人彻夜讨论,直到第二天天亮,最终敲定了参考资料中的复字30号作为北海镇的旗帜草稿,但略有修改。

  整个旗帜以红白黑三色组成,尺寸按照长宽三比二的标准。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也顺应了朱明的红色;中央的白色五星代表光明,象征着北海的政权和武装力量;北海是以工农立国,而外东北有着广袤的黑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