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1章 权臣自愿成和议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伤界是1200平的长方形区域,炮兵在开火的头一分钟内最多可发射六发,但是这只是头一分钟。

  根据北海军的炮兵参谋在“乌索利耶会战”中的统计,当持续射击到三分钟时,平均每门炮的发射总数是16发,每分钟是发;十五分钟是55发,每分钟发;当射击持续到三十分钟时,则视装药情况,累计发射炮弹是75~90发,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降到了2~3发。

  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射速不断下降的过程。

  分八?那只是某次绝境下疯狂的求生欲才创造出的结果,只要是人工装填,一般情况下根本达不到,也没意义,因为炮火洗地不可能就打一分钟。

  前一分钟打分八,后一分钟都累瘫了,只能打三发,纯属脱了裤子放屁。

  按照上面的数据测算,一个122毫米榴炮营的火力投射情况就算出来了。在开始的第一分钟里,发射炮弹108发,3分钟内可发射288发,15分钟内可发射990发,30分钟内可发射1350~1620发。

  刚才不是说了么,一个炮营的一个弹药基数是1404发。假设一个炮营在25~30分钟的时间里,每一发炮弹的杀伤区域都不重叠,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用一个弹药基数压制公顷的区域。

  再假设按照平米分布一个人,9平米分布一个骑兵来算,168公顷可以容纳步兵75万人,若是骑兵则是万人。

  然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是提前标定方位也做不到。实际战场上的情况更复杂,弹药消耗量只会更大。

  还是根据“乌索利耶会战”的数据,俄军步兵出动时的机动队形是四分纵队,阵型为各连依次排好,每个横队分为前后两行,每行两排,排与排的间距是5码。每个营一千人,由8个排组成,在战场上的正面展开宽度是50码,纵深是125码。

  这么算下来,一个营在发起纵队行进时的面积就是5712平米。一枚122榴弹的杀伤面积是1200平米,那么至少需要5发炮弹才能消灭一个营;再考虑到射击误差以及杀伤区域重叠,那么按个基数算好了,也就是发炮弹。

  虽然每发炮弹不会落在相同的位置,可炮弹的杀伤界一定会有重叠。而且敌人也不会在近十公顷的空地上平铺开站好,然后等着对手将自己所有人炸光。

  距离越大,方向误差与距离误差相应增大,射弹的散布面也大,当射距由10公里增至15公里时,炮兵的射击能力就会降低34%,也就是准确率下降。

  弹药发射量越多,发射速度就会越低,所以要在很短的时限内对大量敌人达到压制效果,那就必须要增加炮兵和火炮的数量,当然质量也很重要。

  当年苏军进攻柏林为什么要摆出一万两千门大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