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腹背受敌的东印度公司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下初步的训练方案。

  蒂普苏丹当即应允,让手下的大臣立刻发布召集令,按照双方约定征召两千人到城外军营待命。

  如今迈索尔王国仅剩下10万平方公里领土,也就是后世一个浙江省的大小。以如此一隅之地,根本养不起大批常备军。除了一千名的苏丹卫队,绝大部分都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问题是迈索尔王国四面皆敌,如果没有北海镇的出现,蒂普苏丹头再铁也没用。后世的某些人总以为印度人一上来就对英国人采取“躺平政策”,其实真相是敢于反抗的都被杀光了

  “迈索尔之虎”的号召力那是杠杠的!在发出召集令后的第二天,从周边村镇骑着马赶来的两千名士兵便全部集结完毕,一个个身披锁子甲,拿着弯刀长矛,看上去杀气腾腾。

  然而当邓飞、杜洛瓦少校和北海军特战营的几名军官在苏丹的首相和骑兵司令陪同下看过后,这才发现自己忙乎了半天,居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言沟通!

  要知道这些迈索尔士兵都是印度教徒,只会讲印地语,所以即便特战营的军官们都懂法语,也要经过一名精通法语和印地语的翻译才能传递口令。

  之前法国人的军事教官在训练时就得配个翻译,可问题是特战营的军官们对于法语还狗屁不通呢,难道还得再找个懂法语的中国人?这哪找去啊?!

  语言关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邓飞当场和额鲁等军官开了个小会,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要想让迈索尔军队脱胎换骨,凭几千人对抗英国人的四面包围,还得打赢,那么从训练条例到内务,必须全部照搬北海军,整体复制。如此也就意味着这些士兵必须要掌握普通话才行!

  邓飞对此深以为然,这和另一时空中的“非洲解放军”是一个道理。他当即向陪同的苏丹手下提出,要先带三百名迈索尔士兵回北海镇在帕扎亚赖的领地,一边训练一边学习语言。等这些人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听的懂训练口令后,再让他们回来,传授给更多的人。

  三百人并不多,蒂普苏丹想了想便答应了。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的长子谢扎达.海德.阿里王子也跟着去见识一下,顺带学习中国人的语言。

  蒂普苏丹妻妾成群,儿女自然多,目前已经排到11个了。不过除了21岁的阿里王子,其他最大的也才10岁。

  既然都带了一群人了,多一个王子不算啥。可等两天后出发时邓飞才知道,阿里王子光是随从就有男女几十号,吃穿用的东西带了沥沥拉拉一大堆,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名护卫。

  在返回的路上,邓飞让焦循去和阿里王子交流,传授一些简单的汉语对话。可怜的焦大才子连比划带猜,又靠着邓飞偶尔用法语帮忙,开始了艰难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