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 熄火了_抗战之超级红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矿石采炼厂的采炼速度很快。

  简易的水泥厂建造出来了。

  宁振华要在这里修出一条道路,直通距离这里五十公里左右的一座城市。同时,他也不想在这里消耗太多的红警系统资源金币,所以,他要尽可能的就地取材,节省开支。

  山多石多,在水泥厂建造出来之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生产,岩石混合着水泥建盖的墙,非常坚固,地面的崎岖,也被水泥铺平。

  除此之外,食品厂也建造出来,同样是就地取材,捕鱼、打猎、摘取可食用的果实和原材料,制成火腿肠、午餐肉、鱼肉松、果酱、果脯等五花八门的食品。

  有了这些食品,就能很快自给自足,用不着宁振华花资源金币从(b)基地里兑换食物。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基地也越来越像样。

  人口已经有四千人了,十座船坞组合成一座超级大船坞。

  若干天的时间过去,这里所有人都经过了改造,既能从事生产,又能扛枪打仗。

  除此之外,宁振华还“掃荡”了附近的两个村庄,抓了两千人,男女老少都有,虽说是抓,但宁振华却也没亏待他们,这里的环境很复杂,虽说是同一个土邦的人,却是两个不同的民族,通过直播间的粉丝们查资料,宁振华才知道,就仅仅一个阿鲁纳邦,居然就有大大小小七十多个不同的民族,人文复杂得简直了。

  只不过,他们越复杂,就越容易管理。

  这两千人,宁振华也一样送进了改造车厢里改造,语言虽然不通,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沟通更多人,而且,可以加入到基地里,参加各种工作或充当保卫者。

  有了这些当地土著的加入,人口也越发的庞大,族群也更多了,当人数达到一万人的时候,这座基地的规模也已经相当大了。

  这里的人,居住环境都是集体式的,房屋也都是红警系统的设施改建而成,在很短的时间内,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人口较为集中,工业加工业等等基础建设都还算完善的小型市镇,加上和邻近的城市的贸易通商,很快,周围的人也慢慢接受了这座不知道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小城。

  没人敢觊觎这里,因为这里有一支华夏人和当地人联合组成的保卫队,枪械先进,还拥有多辆装甲车。

  即便是鹰国佬,都在见到他们的武装之后,退避三舍。

  宁振华离开了阿鲁纳邦。

  他第二站来到阿撒姆邦,同样也是依葫芦画瓢的在阿撒姆邦找了个风水宝地,建造了一个这样的市镇型基地,同样也改造了近半的当地土著。

  第三站,是那珈蓝邦。

  第四站是曼妮普尔邦。

  茚渡东北七邦,宁振华每个土邦都占了一块地。

  他这么做,是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接应国民革命军的占领,并且,同时也是提前安插在这里,如果将来光头佬有什么异动,他随时都可以知道兵做出反应。

  在这段不短的时间里,已经对华夏宣战了的鹰国,似乎没什么动静!

  苏國似乎也忘了海参崴被苍龙军“夺”走的仇恨!

  佛朗西、米國等国也都悄无声息!

  这个位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经熄火了!。

  抗战之超级红警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