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打招呼_德昭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

  一片平整的荒滩上。

  一支颇具的车马队伍围成了一个大圈,几个简易的火堆被升了起来,烟火气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滩上翻腾着。

  队伍中心的位置,赵德昭坐在火堆旁,随手串了一个面饼在火上烤着。

  旁边的翠儿则是小心的用铜锅煮着一些肉末汤,她一边搅动着汤水,一边皱着眉头把那些掉进锅里的飞灰给挑出去。

  赵德昭看了看远处那一条依稀可见的河流,对着手边的黄建辉问道:

  “那条河就是胶水河吗?”

  黄建辉咽下口中的面饼,点头道:

  “是的,殿下。那边就是胶水河,接下来我们就要沿着胶水河一路南下,一直走到板桥镇那头的海边。”

  黄建辉所说的板桥镇和郑板桥可没什么关系,毕竟郑板桥可是清朝的人,两者直接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里的板桥镇大概就是后世胶西的位置,靠着胶州湾。只不过现在因为人口还很少,所以还只是一个镇子而已。

  来登半岛多为丘陵地貌,难见大片的平整土地,连带着道路也都因为大大小小的山岭阻隔着而变得弯弯绕绕,只有像是河流的两侧或是海边之类的地方的路途才算是稍微好走一些。

  赵德昭在心里对比了一下自己那张地图之后,对着黄建辉开口问道:

  “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开船沿着胶水河朔流而上呢?胶水河不是一直通到了高密县那边的吗?直接把船队开到高密县,再从那边走陆路南下,应该会方便许多的吧?”

  黄建辉被赵德昭问的一愣,略作思考之后才回答道:

  “回禀殿下,此事听起来可行,但是要做起来难处还是很大的。”

  “头一个,就是这胶水河的河道上游宽下游窄,所以下游水急的很,想要朔流而上非常费力。再加上我们的船都是走海路的,不是走内河的平底船,到了上游水域,很容易就会搁浅。”

  “再有就是,高密县已经出了来登,那边是密州的地界,我们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开着船队过去。”

  马上,黄建辉又改口道:

  “当然,如果是殿下您要这么做的话,肯定比我们要好办的多。以您的身份只需要准备一批走内河的平底船就行了,至于人手什么的全都是现成的。”

  赵德昭点了点头。

  黄建辉说的没错,换以前他们一个没什么背景的走私团伙也就敢在来登这种偏僻地方悄悄发财,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

  但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现在掌控这条走私线路的是赵德昭,以他的身份,再加上赵匡胤的支持,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大开方便之门的。

  于是赵德昭直接叫停了还在搅和肉汤的翠儿,让她拿了纸笔出来,将置办平底船,筹备内河航运的事情记了下来。

  赵德昭写了两份,一份交给了黄建辉,让他去和高元林商量。

  他们两个老油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