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人情_德昭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澜不惊,眉头皱了皱,随后还是说道:

  “我乃海州团练使李威,我问你,你为何要扣留我军中将士?”

  赵德昭看了李威一眼,摇头道:

  “李团练,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就不和你绕弯子了。你们想要黑吃黑,这个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现在世道就这个样子,对吧?”

  李团练一下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还没等他辩解,赵德昭又继续说道:

  “那个什么,本来碰上这种事呢,我们应当对你们这种地头蛇退避三舍,能跑就跑的。”

  “但是呢,前些日子我们那边出了点事,所以这个局面就有了点变化,我就想着趁这个机会和李团练说开。”

  李威被赵德昭说的都湖涂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你们出了什么事?要和我说开什么?”

  赵德昭拿出了一封书信,随手丢到了李威脚边,开口道:

  “前些日子,二皇子到来州赴任,觉得我黄家做的不错,便决定大力支持,这是二皇子特意为我们开具的文书,还请李团练过目。”

  李威听到二皇子之后,明显愣了一下,随后迟疑的看着脚边的信件。

  身边的亲卫很有眼力的捡起了信封,站到一旁打开看了看,随后对着李威点了点头,表示没发现什么问题。

  然后李威就看了看亲卫手上展开的信件,越看眉头就锁得越紧。

  “你先等着。”

  说完,李威就让亲卫带着信和自己一起找李刺史去了。

  “怎么了?”

  李刺史看着匆匆忙赶来的李威,开口问道。

  “义兄,你看这个。”

  李威让亲卫将信件展开给李刺史看了看。

  “看起来,咱们养的猪,让别人给圈起来了,这怎么办,还宰不宰?”

  李刺史看了看信件,尤其是着重看了看落款出赵德昭的印鉴之后,脸上略作一番纠结便释然道:

  “让人都撤了吧,这笔生意继续做。”

  李威不解的问道:

  “就这么算了?他就算是个皇子,但也是来州那边的,隔着咱们几百里地,至于这么卖他面子吗?”

  李刺史一巴掌拍在了李威头上,说道:

  “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要知道没这位二皇子,义父还不知道得在淄州待多久呢,人家还救过阿隆的性命,你好意思对人家下手?”

  “还有这回事?你怎么也没和我说过啊?”

  李刺史又是一巴掌拍了过去,怒道:

  “你天天往怡红楼跑,有时间听我说吗?”

  李威自知理亏,讪讪的退下安排人撤退去了。

  李刺史则是整理了一下仪容,带着人走进了那间小院。

  看着这位新来的将军,赵德昭明白,自己赌对了。

  从隐娘给出的情报上,赵德昭发现海州的这位刺史李献以及团练使李威都是李处耘的义子。

  当初李继隆手底下的那些淮南军里,就有一部分是从海州这边抽调走的。

  当初在蜀地的时候,赵德昭就和李继隆的关系不错。

  回了开封之后,赵德昭听说李处耘因为得罪了慕容延钊而被流放到了淄州做刺史,就顺口在赵匡胤面前求了几句情。

  赵匡胤自然也清楚自己流放李处耘纯粹是为了安抚慕容延钊罢了,而非是李处耘犯了什么大错。

  所以赵匡胤也就同意了赵德昭的求情,准备把李处耘调回。

  这个中关节,则是被赵匡胤找了个风口透给了李处耘。

  李处耘自然不是知恩不报的,听到了口风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说与了身边人听,让大家把这个人情记下。

  这些事,都被记录在了武德司的情报之中。

  于是赵德昭便决定利用一下,现在看来效果还真不错。看来自己的商路又打通了一大截。

  “再来点酒菜,咱们边吃边聊?”

  赵德昭笑着问了一句。

  李刺史点了点头:

  “可以。”

  ------题外话------

  打瞌睡。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