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第六十二章_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兵。

  此消彼长,当视作奇巧淫技的技术质变发生之际,大清有没有抵挡之力

  而问题来了,安全精准出海的技术转折点什么时候会出现

  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谁会是那个倒霉蛋皇帝,正好遇上西洋组团来袭

  老四的折子肯定不会问得如此直接,通篇甚至没有一句相关话语。

  却是讲了英吉利有牛顿等一群本领卓绝的研究者,欧罗巴之间又是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出现技术突破是迟早的事。

  康熙的忧患意识被点燃了,开始自行发散思维。

  他自认算得上与时俱进,论了解西洋学术理论与技术发展,也敢说在当朝数一数二。

  根据对西方发展的了解,近十年二十年间内不会与欧罗巴技术革新大爆发撞上。而从新技术出现到全面应用,少说还要十年发展期。

  今年,自己四十九足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假设能活到七十岁,自己绝不会是那个倒霉蛋,不会撞上西方诸国超越大清,但继任者就不好说了。

  这下想到太子。

  一想起胤礽,心情就好不了。

  索额图及其亲信死在了去年的秋风中。

  小半年过去,却不见胤礽有向好转变。他与熊赐履的关系倒是亲近起来,却不是所希望的那种转变。

  熊赐履很早就入朝为官。对标时间线,当时鳌拜还大权在握。

  康熙六年,他上书万言疏表明以儒家理学治国的观念。后来入宫讲学,可以说是做了皇帝的老师。

  彼时,康熙年轻。在儒家理学的一番熏陶后,也接受了以这样一套理论来治理国家。

  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熊赐履称得上信任。哪怕他与明珠交恶后偏向索额图,却也不认为他参与到党争之中。

  因此,四年前让熊赐履讲学东宫,希望能够教化胤礽成为贤明储君。

  康熙觉得自己年轻时听了熊赐履的课,后来实践的效果不错,太子应该也能取得相似成绩。

  对于这个老师,胤礽也不会排斥。因为熊赐履与索额图关系良好,那也就不是找个专门与胤礽对着干的去纠正他的行为,不会让胤礽有逆反想法。

  事态的发展,难免事与愿违。

  四年的教学,胤礽是没排斥熊赐履,但没有学到居敬行简、用人惟慎、清心寡欲、务实勤政等等儒学优点,而是借此去拉拢了南方文臣。

  此处就要谈到一个重点。

  熊赐履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是科举考试的考官,负责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事宜。胤礽就通过科举制度,树立了在南方文人之间的威信。

  康熙当然看得明白,太子在发展势力。而去年索额图死后,胤礽依旧没有收手。

  事到如今,岂能不怀疑熊赐履是否心有二主,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不久了,而心甘情愿为太子铺路呢

  烦很糟心

  有此怀疑,则立刻行动试探起来。

  李光地与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