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8章 一门好亲_茗门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一门好亲

  俗话说,“烂船也有三斤铁”,白家败落了,但人脉底子还在。只要有钱,上下打点一番,把人脉重新捡起来不是难事。子孙后代好好培养,也不是不能重拾荣光。要娶叶雪薇的还是当家的大老爷。白家与叶家联姻,对彼此都有好处。

  但叶雪薇一听要嫁给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儿子都有十岁了,死活不愿意。叶崇明和叶老太太也觉得委屈了女儿,便拒了这门亲事。

  后来叶雪薇嫁了跟叶家差不多家境的商贾人家,那家人没隔多久就搬去了京城。

  想起这个,陶氏吩咐厉嬷嬷:“我写一封信给我哥,你派人送给他。”

  这种事情,讨论最多的就是茶楼。有人往不好的方向猜测时,如果有人拿叶雪薇这件事来反驳,再引导引导舆论,就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但这事叶家人不好出面,一旦被人认出来,反噬会很严重,叶家的声誉就全毁了。由陶家来做这事就没问题了。

  厉嬷嬷的儿子拿着信去了陶家,没过多久赞儿就把这事禀告给了叶雅茗。

  他由衷地赞道:“姑娘,一切如您所料。”

  白蕊和绿萼也用佩服地目光看向叶雅茗。

  “也不能全靠陶家人,咱们这边还是得发力。你在城里挑几个闲人出来,让他们去茶楼配合陶家人。”叶雅茗吩咐道。

  她跟陆观弈的亲事,不能悄无声息地定下,否则失去了意义;可又不能说是跟陆观弈定亲,免得引来卫国公府的黑手。

  可这样的事,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惹人猜测,到时候不好的舆论喧嚣尘上,叶家几代当家人苦心维护的声誉就毁于一旦。

  当时就她让赞儿叫人盯着了陶氏。

  她知道,在叶雅清定亲的当口,陶氏对于叶家的名声比她还要在意。由陶家出面来澄清这件事,比她请几个闲人去茶楼引导舆论,效果要好得多。

  果然,第二日赞儿就收集到消息,说对叶家这门亲事,本来就议论纷纷,大家都好奇下聘的人是谁,只等着叶家传出消息来。结果叶家竟然语焉不详,就有人开始恶意猜测,把叶家说得十分不堪。

  好在陶家人也很给力,派了一些陶家旁支老人到茶楼里坐镇,再有叶雅茗请的闲人配合,叶家的声誉又一向极好,顿时把舆论给扭转了过来。

  最后吃瓜群众们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叶家人低调,道德高尚,不愿意借这门亲事来抬高自己,令人佩服。

  集香楼里,谢临江仍然坐在老地方,跟老友万有德面对面喝茶吃点心。

  他问万有德:“叶家这事,你怎么看?”

  万有德诧异地看了老友一眼:“刚才我不是说了吗?我不相信叶家老太爷会拿孙女去攀龙附凤。”

  刚才争执的时候,他可也插了一嘴呢。

  “当众自然是这么说。”谢临江道。

  这里可是集香楼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