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5章 扩军调整_朱慈烺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通过马政的发展,官马保有数增加到不亚于唐朝的水准,在明成祖全盛时期边镇军马约四十万,京师驻军则有马十六万,官督民牧马匹二十万万,驿马八万,官马总数就有九十万。

  自明成祖后,大明国势渐弱,马政发展的也一塌糊涂,对民力耗费极大,在明末的时候,全国的官马差不多只有全盛时期五分之一不到。

  凤阳马场原本是大明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马场,如今被勋贵和卫所军官糟蹋,已经基本废掉了,好在每年还产一些马,勉强维护天武军的骑兵。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骑兵也是重中之重,他想打算出一支人员数万的铁甲洪流,除非孙和鼎率先研制出机关枪和后装式线膛枪,如果这两种神器出来,就没骑兵什么事了。

  朱慈烺知道训练骑兵不容易,所以在遇到曹变蛟时,把他强行要了过来,曹变蛟别的本事不怎么样,训练骑兵和指挥骑兵作战那是一流的,带出来的骑兵猛的一逼!

  曹变蛟告诉朱慈烺,骑兵难练,特骑士的身高臂长都有讲究,而且好马难找,成为战马更难,养马的开销也是极大的。

  一个骑兵的开销相当于五个精锐步兵的开销,光是吃料草,一匹马一天就要花费银八分,一年就要近三十两银子,等打仗时需要的麦豆与干草等马料就更多了。

  困难虽然有,朱慈烺却不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他直接下令在南直隶开辟出几个马场,专门养战马。

  新开的马场占地很大,而且地方都是靠近河流,土壤肥沃的地方,这让为国为民的杨廷麟心疼了好一阵子。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