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7 玩笑提案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浅浅的笑容。

  蓝礼好不容易才恢复了过来,诧异地看向了安迪,“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安迪但笑不语,只是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然后就看到蓝礼的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那玩味而荒谬的神态着实有趣。

  “暮光之城4:破晓”,这就是安迪所说的项目。

  这套改编自畅销的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四部,也就是大结局。该系列电影创造了不少历史,比如说,影评人骂得越狠,票房表现就越好,伴随着被骂的狗血淋头的窘境,系列电影的全球票房屡创新高。

  比如说,开创了青少年改编的狂潮,在此之后“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等都衍生于此。

  再比如说,罗伯特-帕丁森成为了现象级偶像演员,引发了狂热粉丝的海啸效应。即使是贾斯汀-比伯都相形见绌。

  这着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各大电影公司来说,一方面嫌弃这套系列电影的低龄化、粉丝化和庸俗化,一方面在利益至上的驱使之下,又希望能够复制系列电影的票房奇迹,简单粗暴地塑造出几个青少年花瓶偶像,大赚一笔。

  但可以肯定的是,“暮光之城”的现象级表现也引发了影评人、学院派的现象级反感,甚至有人断言,在接下来十年时间里,电影的三位主演都进入不了颁奖季的视线——哪怕是娱乐至上的金球奖都不行。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出演“暮光之城”前,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其实是备受瞩目的独立电影新星,“荒野生存”、“战栗空间”、“不再沉默”等作品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表演潜质,被不少独立电影人看好;但出演了这套系列电影之后,红遍全球的同时,也让她的表演灵性丧失殆尽,沦为“面瘫”。

  后来凭借着强大的公关团队东山再次,开始重新回到独立电影领域打滚,资源之丰富、之出色简直令人咋舌。但颁奖季依旧将其拒之门外。

  至于罗伯特-帕丁森和泰勒-洛特纳(Taylor-Lautner)就更是一路下滑,难以为继。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出演过该系列电影的一众配角们,都被打上了花瓶、偶像的标签,在之后的作品选择方面,或多或少都被束缚上了手脚。

  其实,这是好莱坞的惯性定律,又或者说是社会法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年演出完“泰坦尼克号”之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挥霍浪荡了足足五年,这才重新找回轨道。

  虽然业界对“暮光之城”系列嗤之以鼻,但对于演员来说,演出机会和片酬所得却是实打实的回报,而且还可以提高知名度,打开演艺生涯的僵局,何乐不为呢?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反之亦然。所以,渴望着出演该系列的演员,数不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