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下山_关东异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真实姓名叫什么,不知道。但是他的水性极好,在海里就像一条小龙一样,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外号。

  青龙脱波脱波就下了水,水流很急,如果没有经验,你想到哪个位子,水性平常的人还真不一定就能到达那个位子,中途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冲的偏离航线。

  青龙是不在河面上游的,上面水流急,而下面水流就稳得多了。但是没有很好地肺活量、潜下去恐怕就上不来了。这还不单单是靠肺活量的事,还要会在水下换气,所以青龙一个猛子扎下去,十几分钟可以不用上来换气。

  青龙潜到河底,浑浊的河水能见度很低。这次河流的形成主要是山洪暴发引起的,山上的泥沙还有石块都跟着洪水一起涌到了河床里面。

  沉下的古船业已不复存在,早被泥石流砸得粉碎,破败的木板可能现在已经都进了大海了。青龙上来换了口气,再次潜到水下。

  一无所获;水下全是泥沙和石块,铺了厚厚的一层,足足得有个一两米厚。青龙再次上岸后跟大伙说:“船的具体位子现在搞不太清楚,下面的石块有一两米的厚度,根本没法清理,位子在不精确,就算将来有条件清理,要是定位不准也是徒劳,看样子目前是动不了了。”

  河床确实因为洪水改变了以前的样貌,沉船的位子都是估算的,谁能定准精确地位子呢,况且上面又盖了一层厚厚的泥沙,打捞计划眼下是做不了了。

  大伙上了木筏,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价值万金的东西就这么就没了,谁还能高兴得起来啊!

  虽说与巨额宝藏失之交臂,但是日子还得过啊。鬼子也不能说你们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就不抓你们了啊!

  河水流的方向是大窑湾入海口。他们想回响水寺的话就要在中途靠岸。杜海说:现在山上是个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如先去他以前住的那个屯子避避风,然后再派人打听一下山那边现在是怎么回事,要是安稳了再回山上也不迟。

  常怀玉觉得杜海的话很有道理,就决定跟杜海先到他的老家避避风头。

  杜海的家在他们藏船的大孤山还要往东走,是一个比较繁华的‘会’(满洲时期的叫法,大致是镇的意思)叫马家屯。

  他们不敢到响水寺附近靠岸,只能顺流而下,小木筏一直漂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几个人才弃舟登岸。

  马家屯虽然挺繁华,但是离着城里这边较远,抓他们的风声未必能传到这里。几个人不敢走大路,都是绕着小路直奔杜海的老家马家屯。

  到了杜海的村子,常老大问这么多人住在哪里,杜海说你们只管跟我走就是了。

  杜海的家里以前条件挺好,有着一百多亩地,一年靠收租子小日子就挺好过。可是后来杜海他爹也是闲得无聊,攒了点钱就到会上的一个宝局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