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尽心成仁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君家之‘成仁’,非是‘杀身成仁’,而是‘尽心成仁’。”

  “正是,家父之‘成仁术’,不是教人‘舍命去成就仁德’,乃是教人‘尽心竭力去施行仁道’。”

  “此仁是‘大仁’,是养仁德根本所在。”

  “而‘杀身成仁’,不过是以身殉道。为后世留个仁义千秋之名。”

  “我父‘成仁术’,教得乃‘在世成仁法’。”

  ……

  池心石台,胥君一场阐解,两个时辰过去。

  池边李怜云旁听闻‘胥君仁道’,也换来一场明白,解了心中诸多疑惑。

  胥君成仁之术,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尽心成仁】。

  此‘仁法’,脱胎于《孟子·尽心》篇。

  胥先生在世时,先得孔学明经,后修得孟学养气,但却深得《孟子尽心篇》精要所在。

  他将其中‘精要’化为己用,领悟出独树一帜的‘仁术’,是当世之奇才。

  他唯一怀恨的是,不能把自己所悟‘仁术’传下去。

  如今相君领来这位刘世才,补足了他所有遗憾!

  他见刘世才,想到昔日自己,期盼此子修习‘仁术’之后,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众女在池边谈论‘仁德’,两位湖君在台上笑谈观赏‘良才美玉’。

  胥君随手请茶,说:“建元与我引荐一位继学之人,日后当谢。”

  相君端茶道:“该我答谢仁兄才是,多谢兄长不计前嫌,代我家师教导世才。”

  其口中‘前嫌’,指的是‘胥君与其师司徒明之间的旧仇。’

  昔日周太祖举兵攻打杭州,胥君举身中仁义,挫败太祖身边一众能臣,一人阻挡大军数日。

  后周太祖得人指点,请来司徒明相助。

  胥君深知‘司徒心术’厉害,不与其论道,选择以身殉道,杀身成仁。

  司徒夫子也因此一世不得仁,晚年总结一生,最愧疚之事就是逼死胥子仁,杀一人而害仁。

  此刻,听到这位司徒弟子重提‘前嫌’……

  胥君笑道:“司徒夫子害我一人,如今你又还我一人,我何必怀恨?”

  “我自始至终未曾恼恨司徒先生。”

  “当时,天下大势已不在晋国而在周,我举仁义也是强弩之末。始终都要杀身成仁。”

  “何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算我怀恨在心,也要遵从自身仁道,授学与世才。”

  相君闻言放下茶盏,施礼道:“兄长厚德,世才……”

  胥君抬手打断,起身看眼对坐刘世才说:“你我去外叙话,不可搅扰他领会。”

  此时刘彦,已处于‘空静悟道’的状态,心中自成世界,外物无法搅扰。

  刚才两位湖君的话,他一字也没听入耳中。

  只在心间处,反复温习‘胥君仁术’,如研磨经意,养学般细致。

  相君伴看点头,随他踩踏莲叶下石台,入春亭接着谈说‘刘世才’。

  “我隐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