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小人赎罪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冬寒气至,北风细雨凄。

  下元祭东湖后,临城水乡人人皆知‘相君显圣’。

  有关‘君家生前身后事’于坊间传开,百姓对于鬼神之信更添热衷。

  今早家家门前烧纸钱,或是祭奠亲人,亦或祈神保佑。

  香火气一时盖过了城中煮药气、造饭气,与天地间风雨杂糅在一起,给水乡添几分灵韵。

  陆侯早起巡视放药,见街巷百姓都在烧纸钱告念神明,感叹‘民心敬鬼神,远胜敬圣贤’。

  杨万山与他笑谈观点,说:“刘世才尚与鬼神亲近,百姓礼神又何妨?”

  “东湖君家非野神邪神,乃神道正神水官,他施仁义济乡鬼,该得百姓信奉。”

  “世才兄说,百姓迷信鬼神,意在讨心安,是对‘福寿安康’之向往,此乃人之常理。”

  “官家治民,不能只用严苛律法,还要善使心计。”

  “此‘心计’非愚民之计,而是顺应民意之计。”

  “只要民心顺应,那治下就会太平,这便是春秋‘牧民之道’。”

  “我倒觉得‘百姓礼神’对临安大有利处。”

  “内兄因当顺应民意,借大众之所信,引大众共治瘟疫。”

  陆侯琢磨内弟的话,心头灵光闪烁,点头道:“万山言之有理,却不知如何‘借大众之所信,引大众治疫’?”

  万山眼望前方小巷,看各家各户门前烧纸,说:“昨日下元祭神,今日可以祭鬼。”

  “如今满城鬼神气,百姓必然想念已故亲人。”

  “不如大开南城门,引大众前去东山鬼谷祭祀。”

  “这般,人鬼相隔阴阳而亲近,彼此都得慰藉,不就达到世才‘治疫六法’之精妙?”

  陆侯明悟了,称赞内弟道:“贤弟好敏思。我这就回去写榜文,等辰时放完药便张贴。”

  “正好此前找工匠雕刻的‘鬼城冥界碑’也送来县衙。”

  “今日一并过去立上,世才若是无事,请他同往!”

  “小弟也有此意。”

  杨万山转看南城说:“世才兄身上,有太多可学之处。他就如一座灵山,山中见灵秀无数,你我应当多与他求教。”

  “不耻下问,才是君子。”

  “嗯……”

  陆侯并望点头,内弟的话他深以为然。

  话不多言,两人回县衙拟写榜文。

  来到北城衙门,见华明渊和汪清河撑伞立于门口。

  二人见陆知县回来,各放下手中伞施礼。

  陆侯只是点头,连来意都没问,便独自进衙门。

  杨万山笑看内兄回衙,捡起二人雨伞归还说:“内兄公事繁忙,不知两位仁兄此来何事?”

  华明渊持礼分看汪兄道:“我二人非为自己,乃为他人而来。”

  “蔡、陶、李、章四家想献上几船草药,施赠乡民,略表赎罪之心。”

  “哦?”

  杨万山心中几分明了,大概猜出那四家为何‘赎罪’,却装作糊涂,邀两人后衙叙话。

  堂内落座后,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