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大节奉义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人睡的可好?”

  “我都忘了几时入睡……”

  “不过睡的很舒心,我梦见心窍起明光,欢喜以为自己入了真学。”

  “醒来果然是梦。”

  ……

  翌日清晨,县衙厢房。

  丫鬟环儿来换火炭,见夫人杨氏睁眼望床帐想事,走去搭话。

  杨氏牵手坐起,讲述昨夜醉梦,又说:“我还梦到,有点灵光落入腹内,进了胎子之中,你说这是不是吉兆?”

  环儿转睛想昨夜公子‘灵针刺腹’,明白夫人此梦何来,笑道:“一定是吉兆。公子出生,定是灵童。”

  杨氏掩口而笑,问:“外面几更天了?官人可去县衙点卯了?”

  环儿回话:“现在天光大亮,都过辰时了。刚才老爷点卯回来,还问夫人起了没。又去忙公事了。”

  杨氏闻言与丫鬟推窗望外。

  见外面白雪明亮,阳光明媚,寒风清爽。

  她心灵有所染,笑怪丫鬟不早叫醒自己,转思道:“官人可是操持给刘府送封赏?”

  “嗯。”环儿点头说:“老爷今日要带领全衙官吏公人,去给刘公子送‘天子封赏’。”

  杨氏耳闻想起之前撕毁他的书信,心生愧意:“那事官人可知道?”

  环儿说:“夫人放心,奴婢守口如瓶。今日喜事一冲,我估计刘公子也就忘了。”

  “不如今日夫人再去府上道喜,送些东西作为贺礼。”

  “一来算作赔情,二来解他之疑。”

  “你这个提议不错。”

  杨氏笑赞,随与丫鬟商量送什么作为贺礼。

  此时,府衙外、东城门、码头岸口三处张榜之地甚是热闹。

  围观乡民百姓多达千众,众人纷纷谈论‘天子封赏槐花巷刘郎’。

  “奉义君子,好!我看刘郎当得此封。”

  “非刘郎解灾救民,我等无有性命在此说道。”

  “我曾闻刘世才过去有个号,叫刘三第。也不知何人所起,若知是谁,今日把他扯来,叫他看上十遍!”

  “君子不念旧恶,哪会和小人一般见识?”

  “我看以后都要改口了,当称刘郎为奉义!”

  “是也,当称‘刘奉义’!”

  众人欢悦交口相传。

  【刘奉义】这个新名号,很快便在坊间传扬开,更多百姓跑来看榜文。

  而南城槐花巷里,亦是一片热闹之景。

  一条巷子涌入上百人,其中孩童居多,成群结伴的挤在刘府门前,作揖道贺,讨要喜钱。

  平儿福伯笑面各挎着一篮铜钱,发给来道喜的童儿,一人给五个子,够他们买糖吃。

  买糖小贩就在巷口支摊,童子前脚得钱,后脚落到他碗里。

  大人们挤在巷子两边,笑说刘府过去之事。等着看官家来送封赏。

  其中有几家富户奴仆,潘家书童与丫鬟燕儿也在凑热闹。

  书童道:“今日刘府大喜,我家蒙受大恩,当来道贺。”

  燕儿点头,杏眼盯着巷尾道:“夫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