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小狸伏虎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不见南乡余家来卖豆腐?”

  “老兄不知,他家豆腐不用上集卖了,自有人上门买……”

  “谁人上门卖豆腐?怎得这般好营生?”

  “这便要说‘刘奉义’。”

  ……

  南乡东五里,赵家集上,人气热闹。

  连着三日降雪,今日难得一晴天,十里八乡百姓都聚来赶集。

  集市一小茶棚,客人三五个,围坐闲叙喝茶。

  隔壁卖汤圆的婆子生意红火,米酒清香随风飘入,勾动几人腹中蛔虫。

  说话间便有三人出茶棚去喝汤圆。

  留下一老一少。

  老者戴笠,外披棉氅,内穿灰布袍,洁白须发有几分风雅道骨。

  少年白净,略有薄须,眼眸很清澈,坐姿规矩有礼。

  他们大抵也算茶棚常客。

  自临安解瘟之后,隔三差五会来集上喝茶,每次来必买一块余家豆腐。

  听茶翁说起‘余家好生意皆仗刘奉义’,老者和少年都有些好奇。

  少年问:“莫非刘奉义上余家买过豆腐?”

  “是哩!”

  茶翁通开炉火,给他们添茶水,谈南乡传闻说:“刘奉义不光买了他家豆腐,还用他家豆腐在东城酒楼做出‘十味’……”

  “据说这两日去品尝的有千八百人,一天二百斤豆腐不够使。”

  “余家豆腐随其美名传扬,做多少豆腐就能买多少,不怕卖不出去。”

  “酒楼每日遣人下乡买豆腐,另有乡民登门讨浆水、求手艺。”

  少年笑与老者相视,又问道:“十味豆腐都叫什么名字?这两日刘奉义可来过乡下?”

  “这个我不知。”

  茶翁含笑说:“老朽还未去东城酒楼品尝,但听闻卖的不贵,一味豆腐菜,最贵不过二十文钱,改日我也去县城一品滋味。”

  蓑笠老者饮茶,叫少年去隔壁端两碗汤圆过来,与茶翁攀接谈‘刘奉义’,多聊民间传闻。

  喝完汤圆,付过茶钱,一老一少出集市直奔南乡。欲登门买豆腐,眼见为实。

  来时几近中午,见余家门口停两辆驴车,众乡民夸篮等着出豆腐。

  石屋豆腐坊热气腾腾,大郎娘子、二郎娘子忙的额头冒汗,手下麻利不减,劳累但乐得高兴。

  两个男人则在院里磨豆劈柴,孩子们帮着打下手,家里除了老娘以外,无人得闲。

  二郎娘子思量说:“回头得闲,我俩去趟奉义府上,把那一两银子还回去。再送些豆腐做谢礼。嫂嫂以为如何?”

  大郎娘子觉得好,但有些顾虑,说:“我俩乡下村妇,岂能贱足踏贵府?”

  二郎娘子笑道:“奉义大官人岂是势利小人?”

  “当日他在谭公庙还与我说笑,我一看就不是寻常官人,他说日后开豆腐坊,请我做掌柜哩。”

  “这般有趣君子,怎会看不起人?”

  “他若看不起乡下人,又如何买咱家豆腐,还给咱家添好名声?”

  大郎娘子听此含笑点卤水,觉得还是让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