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父女谢恩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问,转与万山、明渊谈论‘新罗国’和‘出云国’,跟随官商登船赏两国奇货。

  巳时,李通判携女来到东湖,刘彦相陪游赏集市,上山庙遇到母亲,引荐通判父女二人。

  山下另有一双老父少女,仰面瞭望山庙,看着庙门前刘奉义。

  老父身驼拄着拐杖,少女芳容十四,亭亭玉立,穿着打扮似乡下女,但有天仙姿色。

  刘彦感应目光顾看一眼,隐隐觉得他们是寻自己。

  一旁阿九鬼眸打量,暗送话音告知公子:“山下父女皆为阴神之身……”

  刘彦闻言复看一眼,灵犀传话与九娘子:“去问问。”

  阿九点头应诺,轻飘飘下山,来到父女身前礼问:“这位老爷尊姓?可有事寻我公子?”

  老翁慌得还礼道:“不敢称老爷,老朽姓章,这是我家小女花姑子,承蒙奉义搭救,我女方解性命之灾,此番冒昧来寻,乃为了面谢恩情。”

  听他一说,阿九蓦然想起早晨南乡虎儿送来的那只‘开窍香獐’,笑颜问:“这位小妹,莫非就是那只灵獐?”

  “虎儿何时放你的?”

  少女花姑子轻声回话说:“虎儿大姐一出城就放了我,我怕爹爹娘亲担忧,就匆忙跑回山里,将公子恩情告知爹爹。”

  “方才去府上还情谢恩,听家人讲公子与老夫人都来此处,便和爹爹寻来。”

  阿九清楚后叫他父女山下稍等,登山入庙与公子交差回话。

  不多时,刘李两家结伴下山。

  刘彦在山脚一处见章家父女,受用大礼后,打量两眼花姑子。

  他记得《聊斋》有一篇典故,说的便是‘香獐精花姑子与寒士之间情缘纠葛’。

  问章翁:“令女可许配人家?”

  章翁笑道:“我寒苦人家,只此一女,留着花姑子为我老两口养老送终,不曾许配与人。”

  “今日该她命里遭劫,不想却送至奉义府上,真是祸兮福兮。”

  “奉义若有抬举她之意,就让花姑子在府上做个使唤丫头。”

  刘彦分顾花姑子,并未接话,转问道:“不知贵府在何处?”

  章翁回说:“我一家三口住在谭公祠后山上,本不是此地人士,为躲灾避祸才到贵乡。”

  “秦王在我乡大捕香獐取麝炼丹,族人能跑的都跑了。”

  刘彦点头道:“章翁若觉得我乡可居,便居住下来,临安仙家我略有结交,他们若有为难可提我名。”

  “只是要小心猎户,他们只认身,不认人。”

  章翁福至心灵,携女施礼答谢,目送刘彦接母隐入集市。

  “奉义真是君子,我看此乡是安家之所。”

  “女儿要记得这场恩情,此乃你的福缘所在。”

  花姑子微笑点头记下。

  ……

  晌午,众商在李家船阁做宴,刘彦没有吃请,谢绝后与母亲、表妹乘船回临安。

  刚到家就闻见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连灶房烧柴之气都给掩盖。

  平儿、福伯迎面,一人一句说:

  “巳时前,有父女来拜谢公子,答谢救命之恩。”

  “留下一红布包,说此物是麝香,能开窍辟秽,通心养神……”

  说话领路进前堂。

  众目齐见桌上一块巴掌大的红布,香气便从布内透出,揭开一看包着三寸大的麝香块,香气扑鼻。

  刘彦闻香神舒,更别提母亲、表妹、玉娘姐她们。

  此香鬼神亦受用。

  “那章家父女真是有心。”

  刘氏笑说夸赞。

  回来路上刘彦已把‘香獐父女谢恩’告知母亲,都没想到他们登门时留下谢礼。

  刘彦让阿九把麝香包起来,找个匣盒装好,对母亲说:“此物算是他们一番心意,稍后分出一些,留作待客使用。”

  “娘亲读经礼佛,或心烦神躁,亦可闻香养心。”

  刘氏含笑受用儿郎孝敬,说:“不知那父女还来不来。若是再来了,我当待见一番。”

  刘彦点头与母亲进后院,安排桃花去白雀庵请慧静法师。

  这半月他和慧静双修养佛修学,皆有进步。

  刘彦身中文光积攒接近三千字,而慧静佛心般若也几近点亮明灯。

  慧静说:“贫尼点亮般若明灯,只在这几日内。”

  所以刘彦打算这些日多助几场功。

  ……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