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3章 一桩奇闻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说话时,听楼下一众脚步声响。

  刘平领着十多个挑夫上来。

  他们有老有少,长者年近六旬,少年十二三岁,个个目光怯弱,畏手畏脚的跟在身后。

  其中三个最年长的挑夫,随刘平礼见相公。

  刘彦起身分顾众人,气貌亲和说:“这桌宴席在下吃用不了,又不愿肥了店家小二,故请来诸位替我食之。”

  “宴钱有人出,不必担忧,只管大快朵颐。”

  三个老挑夫相视,笑颜展开,纷纷作揖答谢。

  刘彦略还礼,提袖指刘平:“把人都请上来,叫小二添碗筷。”

  刘平领喏,呼喊挤在楼梯的挑夫上楼,对着楼下叫小二哥。

  少时,十多挑夫涌入楼阁,老挑夫引他们礼谢相公。

  刘彦淡笑处之,观察他们的穿着体态,说闲话,问营生。

  渐渐,众挑夫不是那么拘谨,都感到这大官人身有轻柔风气,能拂人精神。

  菁菁看先生与挑夫叙话,如同在读一篇典故。

  君子独特的风气隐现出来。

  她传音问阿九:“我观先生说话,如沐浴清风一般。”

  “莫非这就是‘林下风气’?”

  阿九回说:“这不叫‘林下风气’,而叫‘地山风气’。”

  “林下乃幽僻之地,风气从娴静而来,喻女子德行落落大方。”

  “地山乃山藏地下,风由内而外散发,是谦和仁风,乃品性之气。”

  “我公子已达‘丧我之境’,可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所以风气爽人,而不压人、欺人。”

  “所以能使人舒畅。”

  菁菁听完其言,能懂其中六七分,剩下三四分不明,但却明白‘先生好风气都脱自品性学问’。

  二女念头交谈中,刘彦与众挑夫聊到码头江堤。

  老挑夫谈起一桩奇闻,说:“五月端阳那天,南村孙秀才吃醉了,躺在江堤上醒酒,做了一个怪梦。”

  “他梦见有人叫他起来,定睛一看!竟是早年淹死江中的同村连相公。”

  “孙秀才慌得下拜,问他‘小生何处得罪了连兄,今日来与我索命’。”

  “连相公扶起他说‘我不是寻你索命,而是有一事要叫告诉你。今年我县将有三千人遭水灾,溺死江水之中。’”

  “孙秀才惊讶问他‘这是为何?’”

  “连相公说‘县官无德,上天要降大雨,江君接上天旨意,六月下发大水。而我县江堤年久失修,一旦发大水,必溃烂决堤,百姓岂不遭灾?’”

  “又说‘此言是我偷听来的,我如今在灵江水府当差,今日巡江见你躺在此处,心得感应,故此泄密与你。你快走,此处要塌!’”

  “孙秀才听完惊醒,起身后连忙跑下堤。”

  “他刚走,醉卧之处便塌了,见此赶忙对着灵江叩拜。”

  听老挑夫讲完这桩奇事。

  刘彦望窗外江景,道:“若此事不是编造,便是江鬼神灵报灾,孙秀才可有告知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