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9章 渡口邂逅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里人家,无物恩谢相公。”

  “这些麋脯望请收下,路上可做干粮充饥。”

  “老人家美意不可拒,我就收下此麋脯。”

  ……

  清晨,太阳出山。

  西峦村,吴猎户家。

  刘彦主仆在前屋与猎户父子辞别。

  老猎户托起一包裹麋脯笑说送上,周围婆媳、儿郎各看着刘相公。

  昨夜那五两银子,使猎户一家惊愕又高兴,用剪子铰开一验果然是真银,就想分出四两给刘彦。

  刘彦婉拒好意,当时指银子说:“这五两银子,一两是殷学海该给的,另外四两是他的赔礼。”

  “老人家安心收下便是,他不会事后来刁难。”

  老猎户心怀感激,夜里睡不着觉,与老婆商量‘送些什么谢他恩义’。

  老婆说:“我家还有没卖的麋腑,可与相公做干粮。”

  老猎户以为合适,便有眼下‘赠腑之景’。

  刘彦感山里人家朴朴之心,欣然领下美意,礼谢后让刘平收下。

  后,他们便不在村中多留,告别吴家猎户,去往山南灵江渡口。

  那渡口离落龙山有十里路程,从北岸渡江到南岸,便是海门县治下江口村。

  主仆二人骑驴乘马,走了约有半个时辰。

  辰时来到渡口江边。

  向东看去,一条江水向海流,红日朝气与灵江水气杂糅,远处如诗如画。

  江上扁舟过百,有捕鱼的渔舟,有渡人的船舟。

  艄公唱着小调,鸬鹚也在欢唱,叫声此起彼伏。

  刘彦背袖赏江景,面享风光,髯须飘飘。

  刘平转头四顾,没寻不见殷学海,说:“殷相公莫不是还在娘子香被中?公子都来了,他却没来。”

  刘彦吹着江风,眺望对岸道:“渡船还没到,你何必着急?”

  “说的也是。”

  刘平走去毛驴旁,解开箩筐中的布袋,抓几片麋腑来尝,嘴里嚼着吃。

  刘彦敛袖捏来品尝,看毛驴瞪眼盯着,让刘平也喂它尝一片。

  主仆一驴香香吃着麋肉铺,称赞‘美味’。

  不多时,有一艘大渡船靠岸。

  渡口等船的百姓一拥而去,船上下来七八个男女老少。

  其中有两个文士貌,仪态儒雅,身显书卷气。

  一个短须二十几岁,一个长须三十几岁,身后跟着书童、仆从,牵马扯驴。

  刘彦看时,那二人也留意到他,眼眸清亮,如见美景。

  三人彼此神交,两位文士手袖携风结伴而来。

  一士拱手做礼数,道:“仁兄风雅。不知尊姓,何方名士?”

  刘彦还礼说:“在下新安刘彦昌。我见二位亦洒然脱俗,想来是当乡名流。敢问称呼?”

  两人含笑相视。

  年轻文士自荐道:“小生糜松,这是家兄糜竹,我兄弟皆住海门。”

  三人交换名姓,寒暄几句。

  糜松越倾慕君子风度,有感‘此士非寻常’,试问道:“刘兄可要渡江去台州府?”

  刘彦笑着说:“今日与朋友相约,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