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4章 嬴政策划的一场定国之战!_大秦嫡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攻伐失利,但百越士卒只有五六万,大秦可是发动了五十万大军。

  即便大多为运送粮草的辅军。

  但也是以多打少。

  就这大秦还是铩羽而归。

  把所有问题归于粮草,这根本说不过去。

  华阜到现在都还轻敌。

  朝中恐怕不仅仅华阜是这么想的,只怕其他将领也是这个想法。

  秦落衡道:

  “华御史,百越没那么好打。”

  “上一次南征,大军的确打残了百越联军,杀伤百越联军无数,所以大秦退败之后,百越部族始终没办法继续进攻,只能跟大秦在南疆形成对峙,而且一对峙便是数年。”

  “只是打赢百越,跟占领百越,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打赢只需胜过百越联军即可,但想要占领,却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朝廷显然没做好相应准备,若是再次出兵,只怕损失同样不会小。”

  华阜摇了摇头。

  沉声道:

  “秦公子却是不知。”

  “百越部族能集结起来的士卒已不足万,大秦兵锋所至,定会摧古拉朽的镇压一切,你有些多虑了。”

  “大军上次失利,主要是过于深入,没有在岭南找到合适后方,但这次朝廷已做好万全准备,若是朝廷准备出征,定能一战而胜,将百越之地彻底征服。”

  华阜目光坚毅。

  随即,华阜也道:“你不用担心,短时朝廷不会动兵,一来物资调度,二来士兵征召,都需要时间。”

  “再则。”

  “百越士卒扰边是时常的事。”

  “朝廷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出手。”

  “陛下若是出手,定是雷霆万钧,何况百越首领都死了,大军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你其实小看陛下了。”

  “朝廷之所以放缓攻伐进度,非是不能,而是在蓄势,不然百越一松散部族,能跟朝廷拉锯这么久?大秦上次之所以停手,是因为不能实现对百越全境的有效控制。”

  “下次出征。”

  “则是百越除名之时!”

  “秦公子你对军事了解甚少。”

  “你应知晓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之事,但你可知现在的匈奴,已非是跟赵、燕对峙时的匈奴了,眼下的匈奴吞并了周边诸胡势力,已成草原一霸。”

  “现在的匈奴已夺取了早先被赵国控制的阴山草原,其机动掠夺能力,已经延伸到了大河以南,其掠夺范围已囊括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等。”

  “大秦虽在这几地设有郡县官府,但其实一直都处于战时拉锯,朝廷也一直没有实现全境的实际控制,以往陛下之所以不动,正是想以上郡、北地郡尉依托,暗中积蓄力量,诱敌深入。”

  “匈奴飞骑流动,势若草原之云,若不能一举聚歼其主力大军,则收效甚微,零打碎敲,抑或击溃战,那只能陷入漫长拉锯,若是主动出击,则很难捕捉其主力。”

  “朝廷其实一直在等。”

  “而眼下头曼单于以倾巢之兵南下。”

  望着华阜眼中闪烁着战意,秦落衡一下明白了。

  大秦三十万大军北上,二十万大军镇守南疆,两支大军相距遥遥万里,几乎没有呼应的可能,只要一方军情有变,大秦天下便会显露巨大的纰漏与软肋。

  而这其实是大秦故意显露的。

  就是欲诱引匈奴倾巢南下,朝廷早就清楚百越部族会趁势而动,从始至终大秦就没想过跟匈奴、百越拉扯,朝廷只想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战,彻底摧毁匈奴、百越部族,从而实现南北两疆安定。

  南北两地所谓的数年拉锯,其实是大秦有意而为。

  为的就是诱敌深入,大军北上的消息,很可能是朝廷透露给百越部族的,就是想让他们闻讯而动,从而给大军一举歼灭的机会,实现一战定乾坤,彻底解决边患之忧。

  看似是匈奴南下。

  实则是始皇策谋的一场定国之战!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