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额外加征,又如何谈得上与民争利?”

  王锡爵说不出话来,他总不能说因为之前豪商可以逃税漏税,所以钞关税严格收税才是恶政吧,毕竟他如今才二十多岁,还没有在官场修炼出厚脸皮。

  许国看到好友窘迫的表情,还是说道:

  “苏兄此言差矣,方大人在浒关设卡,纵然钞关法是好的,但是也必然有胥吏上下其手盘剥,王安石用市易法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架不住下面的官员和胥吏执行成盘剥商人的恶政!”

  苏泽看了一眼许国,果然在嘴炮这件事上不能小瞧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啊。

  这许国日后能做到内阁次辅,脑子也是相当好的,这拿出市易法来做对比,还真的占了点理。

  所谓的市易法,就是王安石提出的新法之一,内容是:

  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一套本来使用来平息物价波动,打击商人垄断市场的市易法,却成了官府垄断市场的恶法。

  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许国将钞关法和市易法对比,这其实就是一种“诛心”之论了。

  且不说你的钞关法到底实行的怎么样,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扣下来,先假设钞关税法一定会被胥吏盘剥,就否定了钞关税法的意义。

  苏泽心中微微冷笑,大明朝的读书人战斗力果然了得。

  不过他倒是不慌,并没有就市易法和钞关税法的异同辩论下去。

  苏泽直接推开这个话题说道:“与民争利,我觉得不是。”

  “朝廷之所以要开征税源,自然是因为用钱的地方多了。”

  “税收之事,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北有俺达,关中地震,南方倭寇,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朝廷的钱不够花,这钱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要养兵要救灾,这钱从哪里来?还不是要增加苛捐杂税。”

  “朝廷不行钞关税法,这钱就要从普通百姓身上征,若是钞关税法能收到钱,那普通百姓身上的加派就少一点,这怎么能说是与民争利呢?总不能说商人是民,农民就不是民了?”

  这一面“尊农”的旗帜祭出来,许国立刻败退,在大明的政治观中,农的地位是肯定要高于商的。

  用商人之财滋补农民,这是封建社会的政治正确,根本没有辩驳的空间。

  不过其实苏泽也知道,自己也是诡辩。

  钞关法收上去的钱,到底有多少能用来赈灾打仗,这是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