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

  这倒不是因为苏泽和徐家过不去,而是棉花这种产业实在是太关键了。

  教科书上将工业革命和“羊吃人”联系起来,很多人会认为毛纺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其实主动整个工业革命的是棉花产业。

  棉花,是当之无愧的商品之王。

  原料产地,加工基地和消费地区的三分离,就已经说明如今的大明朝棉花贸易,已经表现出商品贸易的特征了。

  苏泽办天工书院,第一个突破的产业就是棉花产业。

  苏泽在《通言说》的编辑部住了一个晚上,将熊五喊了过来。

  “让你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相公,您让我办的事情都办妥了。”

  熊五虽然识字,但是也只是能看懂常用字而已,他对着苏泽说道:“还是让彭安进来和相公详细说说吧。”

  苏泽点点头,已经长高很多的彭安拿着账本进来,对着苏泽行礼之后说道:

  “苏州府和松江府的中小型棉纺工坊,五爷带着我都一一走访过了,这些棉纺工坊中有三成愿意派遣学徒来天工书院,学习使用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三成?”

  熊五说道:“相公,三成不少了,很多工坊说起来是工坊,其实就是家庭作坊,用的还是不知道传了多少辈的手摇纺车,根本不愿意置办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江南的码头是原料棉花承运的中心,通过运河水道运输到苏州的棉花,都会通过苏州码头卸货分拆运送到各个棉花纺织工坊。

  江南地区虽然也有土地种植棉花,但是基本上都属于小规模的混种,也就是种植在水稻田的田垄上,或者种植在田边上。

  徐家虽然有专门的棉花田,但是江南这点棉花产量,是无法支撑徐家这种雇工几千人的大型工坊的。

  松江府除了徐家这种大型工坊,也有大量的中小型作坊,他们也都是通过码头运输棉花。

  苏泽靠着掌控码头这个重要渠道,和松江府苏州府的棉纺工坊都建立了联系。

  而这一次天工书院的第一期培训,苏泽开设的课程就是和棉花有关的产业培训。

  所以前段时间,苏泽让熊五好彭安一一拜访了苏州和松江府的棉纺工坊,邀请他们派人去天工书院学习,更换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彭安连忙递上了走访的名册,苏泽看看密密麻麻的名册说道:“辛苦你们了,等过会儿你们去支五两银子。”

  苏泽看着身体已经长高的彭安,果然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好用啊。

  “以后熊五就专心负责码头的事情,棉纺工坊的事情都交给彭安来做。”

  “另外下一次去南平问问,有没有人愿意来江南帮我做事。”

  熊五听到苏泽的安排,不仅仅没有不悦,反倒是解脱了一样说道:

  “多谢苏相公!这工作哪里是人干的!每天走访这些工坊都把我脚磨破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