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国境和蒙古人做买卖,他们也想要进入贡市做生意。”

  “爹,咱们只要在宣府出售参加边贸的资格,就能坐收一大笔银子了!”

  李长风这句话又让李炜意动了,去大同做买卖的周期太长了,还有做买卖的风险。

  按照儿子的说法,出售边贸资格,这才是坐收渔利的生意!

  李炜又说道:“可是太子殿下只是让李家去做生意,这资格怎么卖?”

  李长风立刻说道:“这还不简单,只要是买了资格的商人,就是李家的掌柜的了,李家的人自然就可以进边市了,那十三家商人难道每次做生意都是家主亲自去的?”

  李炜眼睛一亮说道:“那就这么办!”

  七月一日,就在明廷还在骚操作不断的时候。

  京师。

  苏泽正带着护卫,市场京师城外的农田。

  “大都督,这里曾经是定国公家的庄子,如今这些田都已经分了,都种上了大都督带来的土豆和豆子。”

  因为京师作战的时候差不多是春耕的时候,耽误了今年的农时,没办法种小麦水稻。

  所以在分田之后,苏泽推广京师百姓种植他带来的土豆种苗。

  分到田的百姓,不肯种植土豆的,也就种上了豆子。

  这也是灾年常用的办法,豆子的收获周期短,一年四季中的很多时候都可以种植,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百姓就会种植豆子充饥。

  土豆也是同样的道理,后世在战时和饥荒时期,土豆也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不过豆子和土豆这种应急食物,亩产量还是不如水稻和小麦,如果长期战乱种植这种粮食,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粮食短缺。

  看着地里长势茂盛的土豆苗,苏泽询问身边的王锡爵道:“今年的秋税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锡爵立刻说道:

  “再过大半个月,这些土豆和豆子就能收获了。”

  “已经对官吏进行培训了,按照大都督《告民三则》的承诺,以明初的田赋税率征收,只收实物。”

  苏泽点点头说道:“这批粮食入库后立刻运到天津装船。”

  苏泽又对王锡爵说道:“你手下那批官员一定要带走,东南急缺政务人才,这些人在京师锻炼了几个月,可不能留给明廷!”

  王锡爵笑着说道:“大都督放心,要是大都督不带他们走,他们才会闹呢,以明廷的党争烈度,他们又帮着大都督分了权贵的田,留在京师才是一个死呢。”

  苏泽又说道:“许国那边也是,凡是得力的匠人分批转移,天津那边的新船已经造好,有多少人带多少人走!”

  看着田里的庄稼,苏泽也有些舍不得,只可惜现在的京师,想要守住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且不说民心这种比较虚的东西,苏泽的鸟铳和火炮军队,都是极端依赖后勤补给的。

  药火,炮弹,替换零件,都需要从福建浙江运过来。

  京师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