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时期。”

  沈明臣点点头,文官党争再糟糕,也比世家九品中正,宦官专权,武人乱政要强多了。

  沈一贯说道:“文官体系最大的稳定之处,就是层级。”

  “以官品明尊卑,以官职明职权,从上到下的层级体系,才能构建出一个稳定的官僚系统。”

  “言公的这本书,就是讨论的‘行政’,也就是官僚体系如何从上而下的行使政令。”

  沈明臣的脸色有些古怪,由一个太监研究文官体系,这怎么都有些怪怪的。

  沈一贯没在意叔父的脸色,继续说道:

  “层级,可就是科层,就是文官系统有别于外戚、世家、宦官的地方,也正是文官体系的稳定内因。”

  “上级控制考核下级的工作,从内阁首辅到基层小吏,一层一级的官员掌控朝廷,就像是一台精密的印刷机,每一个零件都按照规定运动,最后印出报纸出来。”

  “这和你说的高拱新政有什么关系?”

  沈一贯慢慢的说道:“叔父,言公这本书中说道,整个文官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层级。”

  “叔父,官员往上升迁,位置是越来越少。”

  “就拿一个县衙为例,一个县衙八十多官吏,帮书和衙役人数最多,其次就是书办,再上就是典史,典史上的有品级官员只有三人。”

  “一个府几到十几个县,只有知府一人。”

  “福建八府,只有布政使一人。”

  “全国两京十三道,也只有阁臣几人,六部尚书六名而已。”

  “当然侄子说的这些,只是正印官,官场上还是有很多位置的。”

  “但是越往上职位越少,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这个样子的。”

  沈明臣点点头。

  “所以其实从整个官场来讲,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升迁机会的。”

  沈明臣想了想,沈一贯说的好像没错。

  官场就和科举一样,大部分官员都只能在低品文官的任上兜兜转转。

  就算是进士出身,甚至是庶吉士,在翰林院沉沦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沈一贯说道:“升迁就是难,一个知府升迁了,他不可能将手下所有知县都推荐上去,顶多向朝廷推荐一两人。”

  “知县调任了,也顶多将几个书办提拔成典史。”

  “做官之道,就在于用这少数的位置,将手下的人都调动起来。”

  “正所谓二桃杀三士也,这个桃子,就是维持整个体系运转的关键。”

  沈一贯的讲解浅显易懂,沈明臣抚掌说道:

  “言公这本书,我一定要好好读读,精妙啊!这才是做官的精髓。”

  沈一贯话锋一转说道:

  “而高拱做的事情,就是拿走了下级的桃子。”

  “超品提拔,就是官场大忌。一来被提拔的官员不能服众,大家都是辛辛苦苦等着升迁,凭什么你就能超品提拔,一步顶别人一辈子?”

  “而且超品提拔,就是侵夺下权。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