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漩涡(四)_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壳子罩住枪机,那也是簧轮太娇贵、太容易损坏的缘故。

  眼前的火枪没有大费工本单独配一个外壳,而是别出心裁在枪托开槽,将枪机完整收入枪身,并用一块铁板封住,只露出夹持火绳的弯杆。

  施米德老人带来的小伙子取出一罐麻油,仔细在铁棍上涂满油料,随即将铁棍抵在枪口,闷声发力。

  虽然略显迟涩,但铁棍还是被稳稳推进枪管,一直探到底。

  卡曼到这才看明白——原来这根铁棍是用来检验枪管是否笔直的工具。

  验过一支枪,小伙子拔出铁棍,照前例检验第二支枪。同样一探到底,没有任何问题。

  “这里的每支枪都钻过一次膛、磨过一次膛,膛孔光滑得就像娘们的屁股,保证每颗铅子打出去都是一条直线。”施米德老铁匠把其中一支火枪递给温特斯:“城内不能乱动枪,明天可以让我的小儿子陪您去城外装药打靶。”

  温特斯接过火枪,凭手感估测重量大约有8公斤——比铁峰郡军目前使用的重型火绳枪要轻不少。

  刚一上手,他又发现一处有趣的设计:施米德工坊火枪的“开火”装置不是常见的“射击杆”,而是一段月牙状的阻片。

  他按下阻片,固定火绳的弯杆随之旋转。松开阻片,弯杆恢复原位。

  作为对于枪械就像双手一样熟悉的军人,温特斯瞬间意识到“阻片代替发射杆”的优势。

  道理很简单:扣下发射杆需要四根手指,只有拇指在握枪;阻片只用一根食指就能扳动,握枪的手指便多出三根。

  有支架的情况下,二者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假如没有支架,后者持枪的稳定性远远胜过前者。

  类似的设计温特斯只在簧轮短铳上见过,因为短铳要单手拿持,本来握枪就费劲,更不可能再匀出三根手指扣发射杆。

  既然已有类似的设计,为什么目前列装的火绳枪不用阻片而是用发射杆?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在有支架的前提下,多几根手指握枪差别也不大;其次枪机的杠杆结构会放大阻力,如果发射杆做得太小,扳动会很费力。

  再考虑到生锈、润滑不佳、异物阻塞等战场实际情况,用小小的阻片带动枪机,无异于拿木签去撬大石头。还不如把发射杆做得大一些,确保使用时不会出意外。

  然而此时此刻,温特斯手中的火枪的“阻片”虽然也有反馈力传回,但却不至于硬到按不动,和簧轮枪的扳机的阻力大小相仿。

  温特斯强忍着当场把枪机拆开检视结构的冲动,不感兴趣似的将火枪放到桌上,云淡风轻地问:“没有带膛线的火枪?只有火绳枪?”

  “当然也有簧轮火枪和线膛火枪。”施米德老铁匠泰然自若地回答:“您如果想买,我可以给您介绍其他工坊。”

  “贵工坊不做‘猎枪’?”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