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2章 归源(祝大家新年快乐)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源”也好,“复古”也罢!

  其实不过都是工具罢了。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朱宜锋很清楚,在未来的统治之路上,他会遭到多少阻力,而如何对待这些阻力?

  消除阻力的办法有很多。

  可以杀掉了制造阻力的人,实际上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杀人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杀人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妥协?

  进步向保守妥协?

  当然可以,就像在过去的几年,为了收拢人心,朱宜锋就不止一次的妥协过,甚至就连官制的设定,也是在妥协。

  可妥协并不是长久之计。

  怎么办?

  在苦思冥想数月之后,拿着《论语》读着《孟子》的朱宜锋想到了一个办法。

  釜底抽薪!

  所谓的釜底抽薪,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时代的士子之所以保守,是因为满清为了他们的奴役统治,借以屠刀、文字狱、科举等手段,使得士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句“清风不识字”可诛一族,一纸“维民所止”可杀一人,在数百年的思想高压禁锢之下,人们自然也就变得保守了。

  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家训、师教,使得人们在面对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或许在自己的强力支持下,这种保守不会在国家层面上造成影响,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要改变这一切,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借“复古”、“求源”,把“保守”变成“非中国的”,什么是中国的。

  是兼容并蓄、是海纳百川!

  而这么做,还会带来一个更为奇妙的附产品——自己可以借着“复古”的名义,根据自身的需要“调教”儒学,两千多年的统治,使得儒学早已经深入到中国的骨髓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其从中华的躯体上剥离,一旦剥离,剥离的就是灵魂。

  没有了儒学的中华文明,还是中华文明吗?

  就现在后世一样,甚至就连“忠孝仁义礼智信”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成为了笑话。以至于到了官方不得不大力弘扬,之所以弘扬是因为那个底线被一再的突破。两千多年来中国没有宗教做为道德约束的底线,中国是以儒学做为社会基本的道德礼义规范,摧毁儒家,最终必然削弱乃至摧毁凝聚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规范。

  但是保守的儒学并不符合中国的需要,不符合未来的发展。同样也不符合自己的统治。

  调教它!

  像汉武帝、唐太宗,甚至宋太祖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教儒家,当其顺应时代、顺应发展,才是真正的霸道。

  真正的霸道,从来不是杀意腾腾。而是令人俯首称臣。

  汉武帝、唐太宗以至宋太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教儒家。到了自己这个时代同样也可以!

  而且可以做的更理直气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